獨幕劇《瑣事》中女性悲劇的社會及法律根源剖析
發(fā)布時間:2022-02-19 07:21
美國女作家蘇珊·格拉斯佩爾的獨幕劇《瑣事》折射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社會,由于對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的劃分,將女性置于"家庭政府"的不利管控下,導致她們的權(quán)益得不到法律有效救濟,即使身處丈夫的(冷)暴力威懾下,也難以擺脫婚姻束縛,而女性幾乎被剝奪的經(jīng)濟權(quán)利更使得她們無法從痛苦的婚姻中脫身。通過對本劇主人公悲劇發(fā)生的社會根源進行分析,不僅可向讀者展現(xiàn)一個世紀之前的女性家庭地位和社會面貌,也能幫助現(xiàn)代讀者擺脫自身認識的局限,深入角色內(nèi)心,理解米莉貌似瘋狂嗜血的背后是絕望的自殺性救贖,以及"她的同階陪審員"的看似感性實則正義的"裁決"。
【文章來源】:戲劇文學. 2018,(1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劃分
二、現(xiàn)行法律無法為已婚婦女提供有效救濟
三、婦女的經(jīng)濟權(quán)利無法真正實現(xiàn)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瑣事[J]. 蘇珊·格萊斯佩爾,潘靜. 譯林. 2008(04)
本文編號:3632487
【文章來源】:戲劇文學. 2018,(1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劃分
二、現(xiàn)行法律無法為已婚婦女提供有效救濟
三、婦女的經(jīng)濟權(quán)利無法真正實現(xiàn)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瑣事[J]. 蘇珊·格萊斯佩爾,潘靜. 譯林. 2008(04)
本文編號:36324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363248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