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嚴歌苓多元、開放、平等的文化身份觀的展示
發(fā)布時間:2021-04-25 23:59
作為當代美國華文文壇最具實力的代表作家之一,嚴歌苓在創(chuàng)作中不停地展示著她多元、開放、平等的文化身份觀,而學術(shù)界對此的關注尚不夠充分。本論文詳細地論述了嚴歌苓在其作品中表達出的文化身份觀及其獨特的展示策略,以填補這一學術(shù)空間。對文化身份的不懈追尋是美國華文文學永恒的表現(xiàn)主題。在文化身份的認定上,嚴歌苓對前輩美國華文作家作出了繼承、發(fā)展與超越。她仍在書寫文化間的差異、隔閡,仍向母國文化尋求精神慰藉,但是已與前輩美國華文作家表現(xiàn)出不同的姿態(tài);她已不再將中美兩種文化視為對立的兩極,而是期望文化間能夠多元共存、平等對話、共同繁榮。這是一種全新的、符合時代發(fā)展潮流的文化身份觀。本論文還探討了嚴歌苓為展示其文化身份觀所采取的多樣的策略:表現(xiàn)異族間的愛戀;關注和探索異族間人性的共通之處;塑造西方弱勢、邊緣人物形象,體認他們的精神世界;雙向地批判東方(中國)、西方(美國)文化,指出各自的優(yōu)勢與缺陷;巧妙地處理小說的敘事形式、敘事結(jié)構(gòu),等等。通過這些策略,嚴歌苓將她的多元、開放、平等的新的文化身份觀表現(xiàn)得更加有力、有效與鮮明。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美國華文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嚴歌苓
1.1 美國華文作家對文化身份的不懈追尋
1.1.1 60年代臺灣作家群的認同轉(zhuǎn)變:從"無根"到"覺醒"
1.1.2 80年代大陸移民作家群的顛覆與調(diào)適
1.1.3 90年代大陸移民作家群的嶄新姿態(tài)
1.2 嚴歌苓多元、開放、平等的新文化身份觀
1.2.1 表現(xiàn)文化差異與錯位
1.2.2 向母國文化尋求精神慰藉
1.2.3 終極訴求:多元文化互動交流、平等共處
2.嚴歌苓新文化身份觀的獨特展示策略
2.1 對異族愛戀的表現(xiàn)
2.2 對人性的關注和探索
2.3 對西方形象塑造的轉(zhuǎn)變
2.4 對兩種文化的雙向批判
2.5 對小說文本的技巧性敘事處理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160333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美國華文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嚴歌苓
1.1 美國華文作家對文化身份的不懈追尋
1.1.1 60年代臺灣作家群的認同轉(zhuǎn)變:從"無根"到"覺醒"
1.1.2 80年代大陸移民作家群的顛覆與調(diào)適
1.1.3 90年代大陸移民作家群的嶄新姿態(tài)
1.2 嚴歌苓多元、開放、平等的新文化身份觀
1.2.1 表現(xiàn)文化差異與錯位
1.2.2 向母國文化尋求精神慰藉
1.2.3 終極訴求:多元文化互動交流、平等共處
2.嚴歌苓新文化身份觀的獨特展示策略
2.1 對異族愛戀的表現(xiàn)
2.2 對人性的關注和探索
2.3 對西方形象塑造的轉(zhuǎn)變
2.4 對兩種文化的雙向批判
2.5 對小說文本的技巧性敘事處理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1603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316033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