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與朝鮮前期詞的比較
【學位單位】:延邊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7
【中圖分類】:I207.23;I31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正文
參考文獻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昭著,徐國華;白璧微瑕——評《宋詞精華》[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3年06期
2 方凌;;宋詞與民間游戲娛樂[J];晚晴;2007年10期
3 劉學文;徐勝利;;淺論宋詞的設(shè)色類型[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4 劉學文;;析宋詞的設(shè)色手法[J];語文學刊;2009年05期
5 楊海明;宋詞與江西[J];撫州師專學報;1985年01期
6 阿城;憶你如昨[J];家庭科技;1995年07期
7 楊艷梅,楊淑平;論宋詞的審美意象(上)[J];松遼學刊(人文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8 劉尊明,陳鑫;宋詞的昌盛氣象及其繁榮原因[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6期
9 龍慧萍,鄭長天;宋詞中的“夢”與宋代文人心態(tài)[J];中國韻文學刊;2001年02期
10 世華;李政道巧改宋詞[J];咬文嚼字;2001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宏一;;從鑒賞與考據(jù)并重談宋詞的研究[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學藝術(shù)的對話與共生”中國文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孫維城;;宋韻:宋詞的人文精神與審美形態(tài)[A];2003年安徽省文學學會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3年
3 張靜;;宋詞的象似性微探[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4 張富華;;淺論薩都剌對宋詞的繼承與開拓[A];西域文學論集[C];1997年
5 劉慶云;;宋代閩南詞壇一瞥[A];閩南文化研究——第二屆閩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3年
6 王偉勇;;宋詞箋注之典范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校正——以“卷三”為例[A];紀念辛棄疾逝世800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王少良;;宋代的酒文化與宋人的飲酒詞[A];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第四輯)[C];2010年
8 呂高愿;耿彥慶;;以題材歸類為經(jīng)、詩家代表為緯輔以其他手段串織學習“唐宋詩詞文本”教材——“唐宋詩詞探勝”校本內(nèi)容編選構(gòu)思設(shè)想[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9 劉福鑄;;莆仙古代楹聯(lián)文化[A];莆仙文化研究——首屆莆仙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10 段庸生;;宋代士林風氣與詞之近情[A];紀念辛棄疾逝世800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敬一;美哉宋詞[N];中國文化報;2010年
2 陳鵬舉;佞宋詞痕[N];解放日報;2002年
3 李中國;宋詞中的元宵秘境[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4 王兆鵬 劉學;宋詞作品量的統(tǒng)計分析[N];光明日報;2001年
5 周文彬;宋詞里的女性生活[N];中國郵政報;2004年
6 譚新紅;宋詞傳播中的男聲演唱[N];光明日報;2003年
7 蔡義江;宋詞的特色[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8 陶然;宋詞研究的新收獲[N];文匯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田宏杰;薈萃名家書法精品 增添宋詞無窮魅力[N];開封日報;2008年
10 裴毅然;以宋詞精神為錢鍾書作傳[N];中華新聞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京臣;盛唐中唐詩對宋詞影響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許興寶;文化視域中的宋詞意象初論[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3 張曉寧;宋詞題序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4 羅燕萍;宋詞與園林[D];蘇州大學;2006年
5 陳未鵬;宋詞與地域文化[D];蘇州大學;2008年
6 薛玉坤;區(qū)域文化視野中的宋詞研究——以江南區(qū)域為中心[D];蘇州大學;2003年
7 王慧敏;宋詞與亭臺樓閣考論[D];蘇州大學;2008年
8 王偉偉;宋代社交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田苗;女性物事與宋詞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10 余振山;自然語言文本中數(shù)字水印的設(shè)計與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譚海燕;宋詞在形式上的突破與發(fā)展[D];新疆師范大學;2004年
2 安向梅;宋詞與朝鮮前期詞的比較[D];延邊大學;2007年
3 李瑞瑞;現(xiàn)代歌詞對宋詞的接受研究[D];陜西理工學院;2011年
4 劉利;宋詞中的體育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5 于保榮;宋詞中建筑空間的審美解讀[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陳歡;宋詞中溫度詞及其意象的認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葉麗麗;宋詞語詞考釋二十一則[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妍;宋詞柳絮意象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9 沈笑穎;從宋詞看宋代文人夜生活[D];遼寧大學;2011年
10 錢呈;宋代女紅詞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8273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82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