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最令人恐懼的悲劇——論莎士比亞的《麥克白》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I106.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永毅;;信與疑的雙重困境:《麥克白》中的命運悖論[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9年06期
2 胡麗娜;;從麥克白的滅亡看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寄托[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3 孟文玉;;在莎士比亞的名義下——英國TNT劇團在華演出大事記[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0年06期
4 孫艷娜;;從《麥克白》到京劇《欲望城國》的文化重建[J];長城;2011年06期
5 張一東;;從《麥克白》到《波里斯·戈都諾犬》——為紀念莎士比亞逝世370周年,普希金逝世150周年而作[J];綏化學院學報;1986年03期
6 洪忠煌;’98莎士比亞國際研討會側記[J];戲文;1999年03期
7 章新強;;中國戲曲舞臺上的“麥克白”[J];中國戲劇;2006年02期
8 李珊珊;;Female Figures in Tragedy—The Comparison of Female Figures in Shakespeare's Macbeth and Polanski's Film Version of Macbeth[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1年Z4期
9 萬孟群;《麥克白》的原罪意識[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12期
10 徐學;;《麥克白》在臺灣被改編為京劇上演[J];戲劇文學;198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程朝翔;;莎士比亞與戰(zhàn)爭[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多元文學文化的對話與共生”外國文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裘行潔;;斯特拉特福的啟示[A];中國文物學會傳統(tǒng)建筑園林委員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會議文件(二)[C];2000年
3 臧天嬰;;莎士比亞對傳統(tǒng)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A];外國文學論集——世紀末的探索與思考[C];1997年
4 陳少輝;;莎士比亞與司馬遷死亡觀比較[A];外國文學論集——世紀末的探索與思考[C];1997年
5 顏紅菲;;莎士比亞悲劇的倫理沖突與審美現(xiàn)代性[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趙連元;;審美與生活[A];北京周末社區(qū)大講堂集粹(第一輯)[C];2007年
7 張中良;;編稿馬虎不得[A];論稿件的審讀和加工——中國編輯學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選[C];1998年
8 陳志宏;;美國硅谷的創(chuàng)新機制[A];跨世紀的中國企業(yè)改革和發(fā)展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9 埃·羅布萊斯;沈大力;陳明遠;;《棠棣之花》法譯本序言[A];郭沫若史學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2年
10 朱自清;;詩與公眾世界[A];詩歌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蘭守亭;被通俗化的莎士比亞[N];中華讀書報;2004年
2 ;莎翁真是用密碼寫作的“亂黨”?[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3 易沉;莎士比亞詩作的出版歷程[N];中華讀書報;2002年
4 楊程波;莎翁故鄉(xiāng)旅游開發(fā)給我們的啟示[N];中國旅游報;2007年
5 通訊員 楊英姿邋記者 余傳詩;《讀莎士比亞》:王元化88歲生日收到最可心的禮物[N];中華讀書報;2007年
6 彭鏡禧;戲曲與莎士比亞之間的約與束[N];中國文化報;2010年
7 孟保青;意在出新的《新莎士比亞全集》[N];文匯報;2000年
8 子雨;說不盡的莎士比亞[N];中華讀書報;2008年
9 晏和淘;莎士比亞與管理藝術[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02年
10 諶 力;超越莎士比亞并不難[N];網(wǎng)絡世界;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若恩;麻木的群氓文學流變視野中的《裘力斯·凱撒》群氓場景反思[D];復旦大學;2012年
2 劉繼華;歡樂中的深刻:莎士比亞喜劇《愛的徒勞》、《仲夏夜之夢》、《第十二夜》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3 陳茂慶;戲劇中的夢幻[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王玉潔;莎士比亞:原初女性主義者還是厭女主義者?[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5 李新亞;闡釋愛情故事內(nèi)涵的語言巨匠:莎士比亞《愛的徒勞》、《仲夏夜之夢》、《羅密歐與朱麗葉》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6 張鑫;濟慈追尋經(jīng)典化之路與浪漫主義后世書寫傳統(tǒng)[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7 朱莉雅;莎士比亞傳奇劇中父女關系的探索[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8 程雪芳;莎士比亞兩部長詩的文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9 祝遠德;他者之維[D];四川大學;2005年
10 張巖;英雄·異化·文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福;一出最令人恐懼的悲劇——論莎士比亞的《麥克白》[D];吉林大學;2004年
2 劉建輝;莎士比亞《暴風雨》隱喻探析[D];蘇州大學;2010年
3 陳秋玲;莎士比亞戲劇中的超自然因素[D];西南大學;2008年
4 陳麗勤;湯顯祖和莎士比亞戲劇文本中的自然場景意象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5 夏小鵬;莎士比亞翻譯的文體學探索[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6 曾小玲;奧瑟羅的他性在原劇和帕克電影中的再現(xiàn)[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4年
7 宋艷;莎士比亞喜劇中的女性地位[D];安徽大學;2005年
8 鮮文森;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和十四行詩中的人性哲學[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5年
9 徐劍瑩;莎士比亞喜劇中的愛情故事[D];安徽大學;2006年
10 張霞;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戲劇性特征[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7829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782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