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德《詩章》對儒家思想之闡釋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I56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婷婷;社會轉型期傳統(tǒng)文化的融合發(fā)展之特點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2 周麗玫;;后期儒學東漸的變遷和影響[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7期
3 楊江水;何先剛;;論大學生誠信教育及其時代意義[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4 方國根,羅本琦;簡論儒學在朝鮮和日本的傳播、發(fā)展及影響[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5 賴慶梅,王崇屹;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對儒家思想的運用[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6 張波;;日本儒學本土化歷程及特色[J];東疆學刊;2008年02期
7 蔡小華;;日本動畫片文本特征分析[J];東南傳播;2010年04期
8 白昕;;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若干價值范疇分析[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9 李春燕;;把根留住——讓傳統(tǒng)文化回歸語文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年11期
10 王莉珍;;儒道傳統(tǒng)文化精神在現(xiàn)代社會——再評電影《硬漢》[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單平;《孟子》三種英譯本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左國毅;莊子對儒家的回應[D];復旦大學;2011年
3 雷震;中國傳統(tǒng)儒家倫理的邏輯[D];黑龍江大學;2011年
4 賈金易;當代中國官德建設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美鳳;先秦儒家倫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1年
6 何玉興;社會群體溝通平衡問題學理資源探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張國義;朱謙之學術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賀韌;儒家傳統(tǒng)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陳紅太;中國刑律儒家化的標準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10 蔡怡;薩喬萬尼道德領導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夢潔;基于養(yǎng)生理念的居住區(qū)景觀設計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9年
2 王經(jīng)芹;中西義利觀及其對外交政策影響的比較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肖薇;儒家思想對韓國德育的影響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4 李玉娟;艾暢《詩義求經(jīng)》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黃文兵;荀子道德教化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蓓蓓;荀子社會秩序思想論[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啟;《孝經(jīng)》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晨;先秦儒家寬仁思想及其現(xiàn)代德育價值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錢玉君;現(xiàn)代新儒家思潮的傳播與當代青年[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1年
10 代海燕;先秦儒學“和諧”思想與和諧社會構建[D];遼寧工業(yè)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829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78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