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詩經》學史論(1868~1912)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I3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孔維;;詩經的魅力——淺談詩經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對中國文化的影響[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3期
2 李金坤;;《詩經》研究的新收獲——錢玉趾《〈詩經〉的情色婚戀詩》簡評[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3 張洪海;;清代儲欣、姚鼐《詩經》評點二種述略[J];文獻;2011年03期
4 苗連貴;;《詩經》里的勞動歌聲[J];審計月刊;2011年05期
5 陸躍升;;試論《詩經》婚戀詩中體現(xiàn)的婚姻觀[J];雞西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6 李羽豐;;居住在《詩經》里的姻緣花——通過分析《鄭風·有女同車》淺議《詩經》時代的結婚禮俗[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3期
7 李晶;;從《詩經》、《楚辭》到漢賦——山水田園詩在秦漢的醞釀萌芽[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3期
8 翟麗芳;;那些長在《詩經》里的植物[J];新作文(高中作文指南);2011年09期
9 劉春雪;;孔、孟、荀說詩及儒家文藝思想的建立[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10 劉芳芳;;《詩經》的排目特點[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夏傳才;;《詩經》和孔子的關系[A];河北省歷史學會一九八○年年會論文選[C];1980年
2 陳新雄;;孔子與《詩經》[A];孔學研究(第三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海峽兩岸第二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6年
3 岳泓;;《詩經》中的原始生命觀念[A];天津師范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學術論文集(中國古典文獻學叢刊第四卷)[C];2005年
4 史志誠;;《詩經》中有關毒物與中毒的記載[A];第二屆中國古代毒物學史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吳培德;;淺議校補本《詩經通義(乙)》[A];孔學研究(第十二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6 高繼宗;;《詩經·十月之交》與地震無關[A];中國地震學會第十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專集[C];2004年
7 費振剛;;繼承、超越——讀劉毓慶編著《詩經圖注》感言[A];先秦兩漢文學論集[C];2004年
8 李玉良;;阿瑟·韋利《詩經》翻譯中的人類學探索與失誤[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9 杜雁;曾璇;;《詩經》水景初探[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09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王雙;;新時期《詩經》人物形象研究述評[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四輯)[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高啟新;沿著圖文的旗幟走下去[N];中國保險報;2003年
2 高啟新;沿著圖文的旗幟走下去[N];市場報;2003年
3 米切若張;一部僳僳族的民族史詩[N];云南日報;2004年
4 文/艾文;讀唐莫堯的《詩經新注全譯》[N];貴州政協(xié)報;2003年
5 雷抒雁;讓遠古的歌聲自由歌唱[N];文藝報;2008年
6 張仲景醫(yī)學院 沙濤邋沙恒玉 劉維慶;《詩經》中的醫(yī)藥思想[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7 姜紅;久違了的感動[N];光明日報;2005年
8 記者 李小鴿 師鋌 通訊員 王峰;詩經專家云集洽川撫古覓蹤[N];渭南日報;2006年
9 王曉平;話說日本“詩經現(xiàn)象”[N];中華讀書報;2007年
10 通訊員 韓根拴;第八屆國際詩經學術研討會在合陽召開[N];陜西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建軍;詩經與周文化考論[D];蘇州大學;2001年
2 高原;明治時期德富蘇峰的中國觀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吳曉峰;《詩經》“二南”篇所載禮俗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4 猶家仲;《詩經》的解釋學研究[D];北京大學;2000年
5 丁進;周禮與文學[D];復旦大學;2005年
6 程燕;考古文獻《詩經》異文辨析[D];安徽大學;2005年
7 邢雪艷;日本明治時期民權與國權的沖突及其歸宿[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9年
8 陸錫興;詩經異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1999年
9 艾春明;《韓詩外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李金坤;《風》《騷》詩脈傳承論[D];蘇州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永平;日本明治《詩經》學史論(1868~1912)[D];山東大學;2005年
2 賈學鴻;從《詩經》的君子之樂到孔子的人生之樂[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彭燕;《詩經》女性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4 韓昆;論許淵沖的翻譯美學思想[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5 孫向召;《詩經·鄭風》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6 徐玲英;馬其昶《毛詩學》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7 閆曉U,
本文編號:26411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64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