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記》中人物的異化
發(fā)布時間:2020-04-26 00:01
【摘要】: 江奈生·斯威夫特是英國十八世紀的著名作家。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作品,包括散文、書信集、敘事詩及小說等等,對后來的作家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陡窳蟹鹩斡洝肥瞧錇跬邪钍降拇碜。作品中由格列佛充當敘說者,講述了他四次出海航行所經(jīng)歷的奇特的歷險故事,集中反映了十八世紀英國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國腐敗的政治制度、對外擴張和對內(nèi)壓迫的殖民主義政策,同時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反抗精神和正義斗爭。 對于這部小說,不少學者做出了很多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其諷刺及針砭時弊的意義方面。本文試圖以馬克思的勞動異化理論為基礎(chǔ),輔以弗洛姆從心理學角度提出的異化理論,對《格列佛游記》中人物的異化現(xiàn)象進行分析,尤其是對主人公格列佛“經(jīng)濟本我”的發(fā)掘及其“政治本我”的覺醒進行闡釋。本論文分三部分,由引言、正文及結(jié)論構(gòu)成,其中正文分三章。 引言部分簡要介紹了論文批評角度的選擇過程以及論文的大致框架,進而提出本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首先介紹作者斯威夫特的主要人生經(jīng)歷及代表作《格列佛游記》的主要內(nèi)容,并分析了國內(nèi)外評論家對于作者及小說的相關(guān)評論;接著簡要分析了國內(nèi)外對于異化理論所做的研究,包括哲學、社會學及心理學等各個角度的研究,再著重提出本論文的理論基礎(chǔ):馬克思的勞動異化理論及弗洛姆心理學中的異化理論,即而提出本論文選題的可行性。 第二章著手闡釋《格列佛游記》中人物的普遍異化現(xiàn)象。主人公四次出海,每次(尤其是第三和第四次)所見的人物都成為分析對象。 第三章更詳盡地分析了主人公格列佛的異化過程。主要從兩個層面展開:其一,作為“經(jīng)濟人”的格列佛的異化,其二,作為“政治人”的格列佛的覺醒。 最后一部分是論文的結(jié)論,指出異化是《格列佛游記》的重要主題之一。 本篇論文通過異化這個新穎的角度,證明了斯威夫特對當時社會觀察的深入及對人類社會所處困境的憂慮和思索,從而得出本論文的基本論點:斯威夫特在小說中描寫和刻畫的異化的人物形象,有可能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批典型的異化形象,而格列佛也有可能就是英國小說中最早的典型的異化人物之一。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I561.074
本文編號:2640845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I561.07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曹波;論貝克特的荒誕派戲劇藝術(shù)[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年03期
2 曹亞芳;對異化范疇哲學內(nèi)涵的幾點分析[J];學術(shù)論壇;2003年06期
,本文編號:26408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64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