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小森陽一的邂逅
本文關鍵詞: 研究方法 日本近代文學 文本分析 北海道 二年級 文學研究會 文學作品 方法論 東京大學 學生 出處:《魯迅研究月刊》2013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今天我主要就小森陽一先生各方面的業(yè)績做重點發(fā)言。我和小森先生有著30多年的交往,1982年春他從北海道來到東京,那時我是一名碩士二年級的學生,正準備跨出作為研究者的第一步。之后的30年間,在我、小森先生、日本、亞洲乃至世界都發(fā)生了許多事件,但對我而言最大的事件莫過于與小森先生的邂逅,所以今天我要介紹的就是我們兩人相遇這一事件。小森先生從北海道大學來到東京成城大學是在1982年的春天,那時我正讀碩士二年級,攻讀的是日本近代文學專業(yè),所以他相當
[Abstract]:Today, I mainly speak on Mr. Komori's achievements in various fields. I have been in contact with Mr. Komori for more than 30 years. In the spring of 1982, he came to Tokyo from Hokkaido. At that time, I was a sophomore with a master's degree. In the next 30 years, a lot of things have happened to me, to Mr. Komori, to Japan, to Asia, to the world, but the biggest thing for me is to meet Mr. Komori. So what I want to introduce today is that we met each other. Mr. Komori came to Chengcheng University in Tokyo from Hokkaido University in the spring of 1982, when I was a sophomore majoring in modern Japanese literature, so he was quite a student.
【作者單位】: 日本菲利斯女子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分類號】:I313.0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關冰冰;;日本近代文學中的“言文一致”運動[J];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何乃英;;《我是貓》創(chuàng)作思想之演變[J];日本研究;1989年03期
3 沙仲輝;;日本近代女性文學探究[J];社會科學家;2008年08期
4 韓靜;馮建文;;加拿大高校人文教育思維之拓展——從原型批評理論在美國文學作品中的再現(xiàn)和再生說起[J];求索;2008年07期
5 王亞靜;;評價理論對文學作品的解讀淺析——以《最后一片葉子》為例[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S3期
6 陳勇;;試論文學理論對英美文學教學的借鑒作用[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7 祝亞峰;;經(jīng)典閱讀與外國文學教學[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8 川端康成;小竹;;父母心[J];文化月刊;2008年08期
9 童曉薇;;對日本新感覺派文學的另類解讀[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10 黃寶生;外國文學研究方法談[J];外國文學評論;199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于進江;;大江健三郎早期文學活動軌跡探源——《奇妙的工作》問世為止[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2 胡愛華;朱莉;;后殖民視野下華人歷史記憶塵封殘片的再現(xiàn)——美國華裔文學作品述評[A];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3 申淼;李福印;;Prince Died,What about Snow White——Metaphorical Analysi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4 馮羽;;渡邊文學三議[A];終結與起點——新世紀外國文學研究[C];2002年
5 孫飛鳳;;論會話含意理論對文學作品的闡釋力[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6 張竹;;石川啄木的思想變遷[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7 劉昱君;;中英短篇故事敘事結構對比分析[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曹山柯;;從《白雪公主后傳》看后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中的道德嬗變[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謝齊陽;;布寧文學作品在中國的接受情況[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陳新;;人性扭曲、良知泯滅的大曝光——簡評《暴露》[A];外國文學論集——世紀末的探索與思考[C];199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士躍;戰(zhàn)爭謠言與武器圖騰[N];東方早報;2009年
2 王延松;我們不可能真正進入畢希納[N];中國文化報;2009年
3 記者 尚栩;近八成法國人不喜歡獲獎文學作品[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4 王一川;聚焦于文本的愉悅[N];中國教育報;2005年
5 周閱;文學家的愛[N];中華讀書報;2003年
6 本報記者 康慨;怎樣一分為二地紀念漢姆生[N];中華讀書報;2009年
7 記者陳靜 通訊員魏斌;山東大學“韓國學研究”向縱深推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8 孫敏;英美文學課教學改革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N];中國教育報;2007年
9 孟夏;用中國人的眼光看莎士比亞[N];光明日報;2008年
10 王楊;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召開[N];文藝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齊一民;日本近代言文一致問題初探[D];北京大學;2013年
2 齊s,
本文編號:15307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530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