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響,特近》創(chuàng)傷敘事的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
本文關鍵詞: 《特響、特近》 創(chuàng)傷 敘事 視覺語法 多模態(tài)性 出處:《外國語文》2013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美國作家喬納森·薩福蘭·福爾的小說《特響,特近》以2001年美國"9·11"恐怖事件為背景,敘述了九歲主人公奧斯卡的創(chuàng)傷經(jīng)歷。小說以視覺語法、創(chuàng)傷理論為框架,從多模態(tài)角度分析了插圖和異常視覺符號所表征的意義,小說借助無聲的圖像和視覺語言來重構創(chuàng)傷事件,展現(xiàn)了災難帶來的創(chuàng)傷后遺癥以及奧斯卡和祖父母的心理活動、心路轉(zhuǎn)變,揭示了不同災難受害者應對創(chuàng)傷的方式,啟示我們關愛、互助和溝通是達成人際和諧、人類和解、世界和平的有效途徑。
[Abstract]:Jonason Suffuran Fowell's novel, "extraordinary, recent," takes the terrorist events of 9 / 11 in 2001 as the background to describe the traumatic experience of Oscar, the nine-year-old hero. The novel is based on visual grammar and trauma theory. The significance of illustrations and abnormal visual symbols is analyzed from a multi-modal perspective. The novel uses silent images and visual language to reconstruct traumatic events, showing the traumatic sequelae of disasters and the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of Oscar and grandparents. The change of mind reveals the ways different disaster victims deal with trauma, and reveals that caring, mutual assistance and communication are effective ways to achieve interpersonal harmony, human reconciliation and world peace.
【作者單位】: 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上海大學085優(yōu)青項目“多元文化視域下的和諧話語建構研究”(58-A105-12-006)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弱勢群體身份表征的多模態(tài)話語英漢對比分析”(10BYY085)的部分成果
【分類號】:I712.0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曾桂娥;;創(chuàng)傷博物館——論《劇響、特近》中的創(chuàng)傷與記憶[J];當代外國文學;2012年01期
2 唐青葉;語篇微觀結構與宏觀結構[J];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3 劉蕩蕩;;表征精神創(chuàng)傷 實踐詩學倫理——創(chuàng)傷理論視角下的《極吵,極近》[J];外國語文;2012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張婧;;漢語隱喻性新聞標題與正文之間的連貫研究[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2 朱桂成;彭莉莉;;論《特別響,非常近》的創(chuàng)傷書寫[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3 唐青葉;語篇模式類型與語篇分析[J];山東外語教學;2002年04期
4 張晨;;論《特別響、非常近》中的創(chuàng)傷[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3年01期
5 羅玉石;;通告類公文的篇章結構與信息推進模式[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2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曾常紅;漢語論辯體語篇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武丹;廣告英語的主位與主位推進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樸玉;;從德里羅《墜落的人》看美國后“9·11”文學中的創(chuàng)傷書寫[J];當代外國文學;2011年02期
2 但漢松;;“9·11”小說的兩種敘事維度:——以《墜落的人》和《轉(zhuǎn)吧,這偉大的世界》為例[J];當代外國文學;2011年02期
3 錢敏汝;;戴伊克的話語宏觀結構論(上)[J];國外語言學;1988年02期
4 錢敏汝;;戴伊克的話語宏觀結構論(下)[J];國外語言學;1988年03期
5 林慶新;;創(chuàng)傷敘事與“不及物寫作”[J];國外文學;2008年04期
6 唐青葉;五種語篇主述結構模式[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5期
7 葉舒憲;;敘事治療論綱[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成軍;神話·虛構·紀實——中西小說敘事詩學的思考[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 王洪岳;一切敘事皆是紀實 評王成軍《紀實與紀虛——中西敘事文學研究》[J];荊門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3 蘭立亮;從敘事看大江健三郎的“陌生化”策略[J];日本研究;2005年01期
4 李巖;第二人稱敘事的魔力——解讀韋爾蒂短篇小說《鑰匙》的敘述邏輯[J];俄羅斯文藝;2005年02期
5 羅t,
本文編號:15116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511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