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小說中的歷史元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17 01:17
本文關(guān)鍵詞:雨果小說中的歷史元素研究
【摘要】: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是19世紀法國偉大的浪漫主義作家。雨果一生創(chuàng)作頗豐,是一位高產(chǎn)作家,頗具傳奇色彩。雨果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20部小說,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除了小說,雨果還寫過26部詩集,12部劇本,一生作品達79部之多。 文學方面的成就只是奠定雨果歷史地位的一個方面。作為文學大家的雨果生活在一個動蕩的年代,他自身也因為反對當局而遭受流放。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涉及。雨果身上具有人性的光輝,堅持正義,憎恨專制和暴虐行為,這些信念幾乎伴隨了雨果的一生。 由于受到蘇格蘭小說家沃爾特·司各特歷史小說影響,雨果的小說創(chuàng)作也大都與歷史相關(guān),但與司各特的歷史小說不同的是,雨果常常否認自己的小說是歷史小說,歷史在雨果這里是一個平臺,他的小說更加注重文學性,歷史元素只是作為他小說的一個特色,歷史在這里不是主線,往往充當背景。因此我們不能把他的小說簡單的歸類為“歷史小說”。這一點,雨果本人也經(jīng)常否認他的小說是歷史小說,相對于歷史,他更關(guān)注筆下創(chuàng)造出的那些人物。因此本文從小說當中所涉及的與歷史有關(guān)的元素來進行研究,以便對雨果本人以及他的作品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作為一位世界文化名人,雨果是復雜的,多樣的。他的作品,支撐了他的浪漫主義理論,點亮了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星空。但是,作為一個文壇巨匠,他在歷史政治的舞臺同樣有著精彩的表演。而這些,常常被研究者們忽視。忽視的原因是因為雨果并不是一位歷史小說家,因此不能簡單地拿他的小說作歷史研究,但是歷史的因素又確實存在在他的作品當中。因此本文選取了“歷史元素”這一名詞,旨在更加全面地從歷史角度對他的作品進行一番研究和探索,在這方面,可以說對雨果小說的研究還屬空白,以往人們更多關(guān)注他美丑對照原則和浪漫主義,本文擬從歷史元素這個角度入手進行探索和研究。 本文從三個部分展開。第一部分分析雨果的生平,雨果生于1802年,并與1885年去世,他生活的時間幾乎橫跨了整個19世紀,在他出生之前,18世紀的法國剛剛經(jīng)歷了法國大革命,這股余波進而波及到了19世紀的法國。十九世紀的法國各種矛盾依然非常尖銳,社會動蕩不安。在雨果生活的年代,他見證了拿破侖帝國的覆滅,波旁王朝的復辟,以及一系列的革命運動,這些都給雨果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素材,直接影響到了他的寫作。因此關(guān)注雨果的生活史是十分必要的。第二部分分析雨果對司各特和夏多布里昂對雨果小說創(chuàng)作所產(chǎn)生的影響。第三部分詳析雨果小說中的歷史元素。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565.07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沈國清;;雨果對魯迅的影響[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2 嚴金華;;評雨果的小說《笑面人》[J];河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02期
3 夏臘初;謳歌“自然” 鞭撻“文明”——從《巴黎圣母院》的對比描寫看雨果的歷史觀[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6期
4 彭麗華;;“人性”與“神性”的抗爭——從《巴黎圣母院》、《紅字》、《荊棘鳥》看西方宗教下的愛情悲劇[J];理論學刊;2009年04期
5 楊國榮;;從《巴黎圣母院》談雨果對人性的看法[J];山花;2012年08期
6 施京吾;合法的殺戮——法蘭西恐怖歷史片斷[J];書屋;2003年04期
7 張連奎;雨果作品在中國的譯介、影響和研究[J];國外文學;1985年03期
,本文編號:11943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194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