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英雄的修身美——以《荷馬史詩》為例
本文關(guān)鍵詞:古希臘英雄的修身美——以《荷馬史詩》為例
【摘要】:關(guān)于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學界研究的大多是古希臘人追求自由榮譽和個人價值的人本主義精神,很少關(guān)注到古希臘英雄其實非常注重修身,他們除了形體健美、智勇超群外,還心靈手巧,多才多藝,是真正意義上理想完善的人。本文以荷馬史詩為例,探討古希臘英雄的才藝美及其生活中的美學。人們欣賞英雄健美的形體、出眾的才藝以及優(yōu)雅的審美情趣,是為了追求一種人生態(tài)度,達到人可以詩意棲居的理想狀態(tài)。從古希臘英雄形象的塑造中我們可以看出古希臘人理想的審美觀和教育觀,這對當今社會仍有啟示。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外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系;
【分類號】:I545.072
【正文快照】: 古希臘文化不僅是西方文學的源頭,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令后世藝術(shù)家嘆為觀止和無法企及的光輝典范,這一源頭深深扎根于古希臘神話的土壤中。古希臘神話分為神的傳說和英雄傳說兩部分,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便是歌頌英雄的贊歌,“是在英雄名義下完成的詩與史的結(jié)合。”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秀雯;;試論古希臘文化高度發(fā)展的原因[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8期
2 林和生;;古希臘城市中的時尚生活[J];西部廣播電視;2008年05期
3 吳長春;;中世紀西歐吸收古希臘文化渠道問題初探[J];歷史教學;1988年02期
4 劉守春;淺談古希臘文化繁榮的原因[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02期
5 郝國印;市場經(jīng)濟與人們道德觀、教育觀的轉(zhuǎn)變[J];統(tǒng)計教育;1997年01期
6 劉心化;;羅氏三代的希臘文化之緣[J];戲劇之家;2000年06期
7 肖四新;古希臘文化中的歷史主義傾向[J];荊門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8 梁繼程;;試論宗教對古希臘文化的影響[J];江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9 許重主;迎接知識經(jīng)濟 更新教育觀念[J];云夢學刊;1999年01期
10 郭春霞;伊斯蘭教育觀的基本特點[J];中國穆斯林;200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會文;姜夏燁;;展現(xiàn)新時代老年人才藝風采——記江蘇首屆“老當藝壯”才藝大賽[A];江蘇老年學研究論文選集(2007-2008)[C];2008年
2 邱修田;;發(fā)揮老年才藝 創(chuàng)造社會效益——從閩西老年才藝文化說起[A];老齡問題研究論文集(十四)——積極老齡化研究之六——健康與老齡化[C];2010年
3 李群;;許承堯教育觀初探[A];第二屆郭煌歷史檔案與徽州歷史檔案開發(fā)利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錢宗范;趙健;;試論朱熹在教育觀上的重大創(chuàng)造及對當今公民道德建設(shè)的啟迪[A];02’中國北!吨祆渌枷肱c以德治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黃榮光;;略論井上毅的教育觀的變遷[A];對外貿(mào)易外語系科研論文集(第二期)[C];1993年
6 江鳥;;決不允許歪曲歷史、玷污英雄形象[A];毛澤東思想永放光芒——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論文集[C];2003年
7 鄭永彪;;關(guān)于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的幾點思考[A];電子高等教育學會2005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姜恒林;;課堂德育中教師的學生觀與自我定位的偏差——職業(yè)中學課堂德育現(xiàn)象之偶見[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9 劉玉杰;;淺談職校生的優(yōu)勢與發(fā)展[A];低碳經(jīng)濟與科學發(fā)展——吉林省第六屆科學技術(shù)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張序三;;發(fā)展“南開精神”,建構(gòu)“科學的教育觀”[A];《畢業(yè)南開》紀念南開大學成立100周年成立大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崔清新 吳晶 黃小希;“綠色教育觀”解“教育三憂”[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2 青年路小學校長 張瑞虎高樓河中學校長 牛寶軍 王益區(qū)學生家長 李富強;“教師如何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觀點集納[N];銅川日報;2009年
3 潘涌;獨立的母語評論:積極語用教育觀的要義[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徐放鳴;應(yīng)當塑造什么樣的英雄形象[N];文藝報;2006年
5 楊厚均;文學中的英雄形象與現(xiàn)代性想像[N];文藝報;2005年
6 灌南縣教育中心 周如俊;建立新型的教育觀[N];江蘇教育報;2010年
7 ;女性英雄形象塑造的新突破[N];中國文化報;2004年
8 南開大學 李毅;與時俱進 樹立全面發(fā)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觀[N];天津日報;2004年
9 徐放鳴 楊森;英雄、形象塑造及其他[N];文藝報;2006年
10 王利麗;警惕英雄形象的草莽化[N];中國藝術(shù)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淑娜;論道德教育的生命理念[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崔穎;論十七年小說中的革命理想主義[D];山東大學;2008年
3 趙崇樂;體育審美教育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劉慶昌;論教育思維[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5 岳偉;批判與重構(gòu)[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6 張海波;教育問題的前提批判[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楊懿斐;《朝霞》:“文革”后期主流文學的樣板[D];吉林大學;2006年
8 梁小平;埃琉息斯秘儀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9 王亞杰;基于集成的學位質(zhì)量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10 張伯存;中國當代文學和大眾文化中的男性氣質(zhì)[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關(guān)景媛;以人的詩意的在為出發(fā)點的浪漫主義教育觀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譚薇;漢語國際教育中的中華才藝課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3年
3 李秀芝;約瑟夫·凱比較教育觀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4 丁艷平;東方文化對古希臘文化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牟忠彥;生命教育觀若干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白黎霞;《以我為本》與卜和克什克文藝、教育觀[D];內(nèi)蒙古大學;2010年
7 崔銀姬;中美朝鮮戰(zhàn)爭小說中的英雄形象比較研究[D];延邊大學;2010年
8 李歐;激進建構(gòu)主義教育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張偉平;一項關(guān)于農(nóng)民義務(wù)教育觀的經(jīng)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陽庭庭;論教師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觀[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389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138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