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呼應,作品的光芒——2013年東歐文學簡述
發(fā)布時間:2017-10-10 22:03
本文關鍵詞:關注,呼應,作品的光芒——2013年東歐文學簡述
更多相關文章: 政治概念 歷史概念 意識形態(tài)化 諾貝爾文學獎 世界文壇 托尼 赫拉巴爾 特雷斯 生存意義 短篇小說集
【摘要】:正"東歐"更多的是個政治概念,也是個歷史概念。一些作家竭力否定這一概念,認為它過于意識形態(tài)化,會遮蔽文學價值;另一些作家則充分利用這一概念,有意識地將文學和政治融為一體,并從中獲益。然而,不管愿意與否,東歐這一概念依然在世界范圍內(nèi)被廣泛使用。迄今為止,確實還沒有任何更加合適的概念能夠替代"東歐"這一概念,來定義"另一個歐洲"那些有著太多相似之處的國家。在嚴酷或動蕩的歲月中,不少東歐作家出走、移居或流亡,更多的東歐作家選擇了堅守故土。東歐作家因此又有海外作家和本土作家之分。
【作者單位】: 中國社科院外文所;
【關鍵詞】: 政治概念;歷史概念;意識形態(tài)化;諾貝爾文學獎;世界文壇;托尼;赫拉巴爾;特雷斯;生存意義;短篇小說集;
【分類號】:I109.5
【正文快照】: “東歐”更多的是個政治概念,也是個歷史 于2008年問世,成為馬內(nèi)阿立足世界文壇的名符概念。一些作家竭力否定這一概念,認為它過于 其實的代表作。美國阿爾卡德出版社則再版了伊意識形態(tài)化,會遮蔽文學價值;另一些作家則充 斯梅爾?卡達萊的小說《科索沃挽歌》(拉egV/0r分利用這,
本文編號:10088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00881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