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菲弗爾改寫理論視角下的葛浩文英譯《紅高粱家族》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勒菲弗爾改寫理論視角下的葛浩文英譯《紅高粱家族》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改寫理論 《紅高粱家族》 葛浩文 翻譯策略
【摘要】:文學(xué)翻譯是以文學(xué)作品為載體、以翻譯為工具,試圖將一個國家的文學(xué)作品、文化特色、價值觀念等傳達(dá)給另一個國家的人們。中國有許多優(yōu)秀的文學(xué)作品,但是享有國際聲名的作品卻相對要少,其中一個原因就在于翻譯。所選作品是否可以得到外國讀者的青睞?翻譯作品是否可以達(dá)到譯者的預(yù)期效果?針對所選文本,譯者應(yīng)該采取怎樣的翻譯策略?這都是文學(xué)翻譯應(yīng)該思考的問題。本文選取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英譯《紅高粱家族》就是對中國文學(xué)作品翻譯的一次研究與討論!都t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是其作品中被譯為外文語種最多的作品之一。葛浩文的英譯本在西方讀者中頗受歡迎,在莫言作品走向世界文壇的過程中助了一臂之力。葛浩文的翻譯以大膽靈活著稱,敢于對原文自主刪減、改寫與調(diào)整,這一點與安德烈·勒菲弗爾(Andre Lefevere)所提出的改寫理論頗為相近。勒菲弗爾認(rèn)為,翻譯是對原文文本的一種改寫,而所有的改寫,不論其目的為何,都反映了某種意識形態(tài)或詩學(xué)觀念,都是一定社會形態(tài)下、特定模式下對文學(xué)作品的操控。改寫通常受到三大類因素的影響:意識形態(tài)、詩學(xué)觀念以及贊助人,這三類因素經(jīng)常融合在一起影響翻譯的過程與結(jié)果。本文以改寫理論為指導(dǎo),主要從意識形態(tài)、文化內(nèi)容、社會因素、文本結(jié)構(gòu)四個方面來分析《紅高粱家族》中的改寫內(nèi)容,在每一個部分再細(xì)分出更多的方面,具體來說,從政治、宗教以及性內(nèi)容來分析意識形態(tài)內(nèi)容的改寫;在文化內(nèi)容下細(xì)分出文化負(fù)載詞、中國諺語以及中式臟話三個方面;社會因素涉及到中式人物稱呼、數(shù)字和中國傳統(tǒng)服飾;文本結(jié)構(gòu)是從段落結(jié)構(gòu)整合與刪除兩個方面研究的。通過對文中翻譯實例的分析,解釋葛浩文所做改寫的原因,歸納其中的翻譯策略和方法,討論葛浩文的改寫效果,本文試圖深入探討葛浩文對于中國文學(xué)作品翻譯的視角與觀念,同時也是將勒菲弗爾改寫理論運用于實踐的一次嘗試與討論。最后,本文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涉及到的研究方法有:分類、舉例、比較、描述、闡釋與總結(jié)等。
【關(guān)鍵詞】:改寫理論 《紅高粱家族》 葛浩文 翻譯策略
【學(xué)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315.9;I046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CHAPTER ONE RESEARCH BACKGROUND12-27
- 1.1 Mo Yan and Howard Goldblatt14-16
- 1.2 Previous Study on Red Sorghum16-18
- 1.3 Andre Lefevere & Rewriting Theory18-23
- 1.3.1 Translation as Rewriting and Manipulation21-22
- 1.3.2 Three Factors in Rewriting and Manipulation22-23
- 1.4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23-24
- 1.5 Research Methodology & Thesis Framework24-27
- CHAPTER TWO REWRITINGS OF IDEOLOGICAL CONTENTS ANDTRANSLATION STRATEGIES27-44
- 2.1 Ideological Factors & Translator27-29
- 2.2 Rewritings of Ideological Contents29-40
- 2.2.1 Analysis of Political Rewritings29-33
- 2.2.2 Analysis of Religious Rewritings33-37
- 2.2.3 Analysis of Sex-related Rewritings37-40
- 2.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Ideological Contents40-42
- 2.3.1 Deletion & Rewriting40-41
- 2.3.2 Literal Translation41-42
- 2.3.3 Literal Translation & Addition42
- 2.4 Summary42-44
- CHAPTER THREE REWRITINGS OF CULTURAL CONTENTS ANDTRANSLATION STRATEGIES44-59
- 3.1 Cultural Factors & Translator44-46
- 3.2 Rewritings of Cultural Contents46-56
- 3.2.1 Analysis of Culture-loaded Contents47-51
- 3.2.2 Analysis of Chinese Idioms51-53
- 3.2.3 Analysis of Chinese Dirty Words53-56
- 3.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ultural Contents56-58
- 3.3.1 Transliteration56-57
- 3.3.2 Free Translation57-58
- 3.4 Summary58-59
- CHAPTER FOUR REWRITINGS OF SOCIAL CONTENTS AND TRANSLATIONSTRATEGIES59-72
- 4.1 Social Factors & Translator59-61
- 4.2 Rewritings of Social Contents61-69
- 4.2.1 Rewritings of Chinese Salutations for People61-65
- 4.2.2 Analysis of Number Rewritings65-67
- 4.2.3 Rewriting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lothes67-69
- 4.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Social Contents69-71
- 4.3.1 Simplification & Accuracy69-70
- 4.3.2 Paraphrasing & Explanation70
- 4.3.3 Visualization70-71
- 4.4 Summary71-72
- CHAPTER FIVE REWRITINGS OF TEXTUAL STRUCTURE ANDTRANSLATION STRATEGIES72-83
- 5.1 Paragraph Reconstruction73-78
- 5.1.1 Division,Mergence and Deletion for Paragraph73-75
- 5.1.2 Adjustment of Paragraph and Sentence Order75-78
- 5.2 Paragraph Deletion78-81
- 5.2.1 Psychological and Scenery Description78-79
- 5.2.2 Story Narration79-81
- 5.3 Summary81-83
- CHAPTER SIX CONCLUSION83-87
- 6.1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Red Sorghum83-84
- 6.2 Reasons and Effects of Goldblatt's Rewritings84-85
-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85-87
- BIBLIOGRAPHY87-92
- ACKNOWLEDGEMENTS92-93
- PAPER PUBLISHED DURING MA STUDIES93
【相似文獻(xiàn)】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紅高粱[J];電影藝術(shù);1988年05期
2 ;“巴山黃河紅高粱”書畫展作品選[J];美術(shù)大觀;1998年05期
3 ;“巴山黃河紅高粱”國畫展作品選登[J];美術(shù)大觀;1998年05期
4 陳國勇;紅高粱模特隊[J];詞刊;2005年01期
5 劉正國;;紅高粱[J];陽關(guān);2007年05期
6 聞桑;;紅高粱[J];當(dāng)代小說(下半月);2007年01期
7 李九龍;;紅高粱[J];黃河;2008年02期
8 惠相海;;紅高粱[J];詞刊;2012年03期
9 柳鴻裕;;家鄉(xiāng)的紅高粱[J];詞刊;2012年04期
10 鮑安順;;燃燒的紅高粱[J];江淮法治;2012年2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特邀記者 周健;喬贏:“紅高粱”光環(huán)下的多面臉譜[N];21世紀(jì)經(jīng)濟報道;2005年
2 見習(xí)記者 全四清 本報記者 牛衛(wèi)國 白潔;喬贏再種“紅高粱”[N];中華工商時報;2005年
3 司超慧 王新磊 師麗丹;喬贏再造“數(shù)字紅高粱”[N];經(jīng)濟視點報;2007年
4 王濤邋謝惠 本報記者 童順鳴;高粱紅時 公司農(nóng)戶兩旺[N];四川日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董昭武 陳紀(jì)英;獲風(fēng)投青睞 喬贏再造紅高粱[N];中國經(jīng)營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蘇仁先;紅高粱夢斷中國快餐業(yè)[N];中國商報;2001年
7 本報記者 李國軍 高鵬;“紅高粱”大旗未倒[N];中華工商時報;2001年
8 李鈞德;“挑戰(zhàn)麥當(dāng)勞”一戰(zhàn)成名 喬贏再種“紅高粱”[N];經(jīng)理日報;2009年
9 記者 劉尊哲;“紅高粱“拓展“方便燴面“新業(yè)態(tài)[N];中國食品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畢馨月;“紅高粱”期待成為搏擊市場的勇者[N];長春日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琛;論狂歡化在《紅高粱家族》中的運用及其在葛浩文英譯本中的再現(xiàn)[D];外交學(xué)院;2016年
2 魏旭良;文化翻譯視角下《紅高粱家族》英譯本中的翻譯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5年
3 杜春曉;紅高粱文化旅游項目市場動作方式研究[D];天津音樂學(xué)院;2016年
4 甘露;《紅高粱家族》的譯介與傳播研究[D];湖北民族學(xué)院;2016年
5 許文晶;《紅高粱家族》英譯本的歸化和異化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xué);2016年
6 呂春燕;勒菲弗爾改寫理論視角下的葛浩文英譯《紅高粱家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15年
7 張婷;《紅高粱家族》中英文本顏色詞對比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xué);2016年
8 文丹;《紅高粱家族》中紅色原型解讀[D];湖南科技大學(xué);2007年
9 佘月月;《紅高粱家族》中前景化語言的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2年
10 林可欣;《紅高粱家族》中動植物概念隱喻的認(rèn)知分析和翻譯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15年
,本文編號:9818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981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