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宣泄、狂歡與“超越唯樂原則”——試以唯樂原則解讀審丑心理
發(fā)布時間:2017-10-01 10:09
本文關鍵詞:轉化、宣泄、狂歡與“超越唯樂原則”——試以唯樂原則解讀審丑心理
【摘要】:丑往往被當做美的對立面,但兩者關系難以割裂,丑也可以說是艱深的美,其艱深在于需要分析和理解,唯樂原則就是解讀審丑心理的一種較適用的方法。弗洛伊德認為:"唯樂原則主導心理活動"[1]5,在其主導作用下,丑通過轉化、宣泄和狂歡三種形式使人得到快樂的心理補償,但也應看到一些原則和方法的作用超越了唯樂原則。最后,理解了人與生存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能更好地認識審丑的價值。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關鍵詞】: 審丑 唯樂原則 美學 弗洛伊德
【分類號】:I01
【正文快照】: 一、丑是艱深而快樂的美丑往往被當做美的對立面,但簡單地用丑或美來判斷事物很難,比如蘇格拉底和伊索都兼具相貌丑靈魂美且智慧高的特征。丑與美的關系可以說是“丑服從于美”[2]25,丑襯托美甚至表現(xiàn)美,但在藝術中丑本身也可以就是一種美。艾柯在《丑的歷史》中強調我們要區(qū)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林超然;;人生只是一次翻找[J];新青年(朋友);2003年04期
2 ;[J];;年期
,本文編號:9528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952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