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詩歌翻譯的文化取向及翻譯策略——以《老舟子行》為例
本文關鍵詞:朱湘詩歌翻譯的文化取向及翻譯策略——以《老舟子行》為例
【摘要】:朱湘在外國詩歌翻譯中通過靈活運用"亦歸亦異"的翻譯策略,完美兼顧了中西詩歌文化的特質(zhì)。他的《老舟子行》譯本就較為完整地展現(xiàn)了這一特色。一方面,為了借鑒外國詩歌的長處,他以異化為主,大膽將西詩中豐富的形式特征,如音韻、格律、節(jié)奏、詩行等,移植到譯文中,使其譯詩充滿音樂美和形式美。另一方面,在語言表達和文化傳遞方面,遵循了以中國文化為取向的歸化策略,對原詩意象往往進行創(chuàng)作性改寫,讓譯文接近讀者,展現(xiàn)了其傳承和弘揚我國古典文學精神的立場。
【作者單位】: 安慶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朱湘譯詩 《老舟子行》 異化 歸化
【基金】:教育部英語國家級特色專業(yè)項目(TS12154)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SK2016A0561) 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一般項目(AHSKY2015D122)
【分類號】:H315.9;I046
【正文快照】: 朱湘(1904-1933)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翻譯家。他的英年早逝,讓人扼腕嘆息,但他對五四時期的新詩創(chuàng)作做出的貢獻是獨一無二的。同時,為了“復興中國詩學”而大量翻譯外國詩歌,所付出的努力是功不可沒的。朱湘先后發(fā)表譯詩120余首,出版兩部譯詩集《路曼尼亞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念生;;憶詩人朱湘[J];新文學史料;1982年03期
2 趙景深;;朱湘?zhèn)髀訹J];新文學史料;1982年03期
3 夏明釗;;朱湘敘論[J];綏化師專學報;1989年02期
4 徐可;朱湘的灑脫與不灑脫[J];中國圖書評論;1990年06期
5 楊泉良;死了也不死,是詩人的詩──試論朱湘的詩[J];內(nèi)蒙古民族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漢文版);1995年03期
6 王小彥;朱湘在清華前后[J];新文學史料;1998年02期
7 郭傳梅;廢園中的死亡之旅——論朱湘的詩[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8 陸漢軍;論朱湘的詩作[J];南寧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2期
9 張邦衛(wèi);“平靜的詩”與“焦燥的人”——從創(chuàng)作主體結構的視角來探討朱湘“詩”與“人”的悖逆及超越[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10 張邦衛(wèi);論朱湘的文化身份——紀念朱湘逝世70周年、誕辰100周年[J];懷化師專學報;2002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方族文;關于朱湘研究中的幾個疑點問題[N];安徽經(jīng)濟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趙劍波 杜琳;朱湘桂:名牌企業(yè)應有更高更遠的生存目標[N];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
3 宮立;詩人朱湘佚簡一封[N];中華讀書報;2013年
4 陳文傳;太湖舉行紀念朱湘誕辰百年座談會[N];安徽經(jīng)濟報;2004年
5 王振奮;朱湘?zhèn)髀訹N];安徽經(jīng)濟報;2004年
6 劉敏慧;朱湘與開明書店的一段往事[N];中華讀書報;2006年
7 鄭楊;沒有了愛情,靈魂將無處安放[N];中華讀書報;2007年
8 士心 慶忠;發(fā)包方以包代管 承包方惟利是圖[N];檢察日報;2002年
9 士心 慶忠;無證開采再釀人間慘劇[N];工人日報;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史樹楠;“純粹的詩人”——朱湘論[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晉苗;論朱湘的詩及其詩學理論[D];東華理工大學;2012年
3 胡愛軍;朱湘對中國新詩形式建設的探索[D];上海大學;2013年
4 晏昱;詩的救贖與救贖的詩[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5 蘇玉明;“泰岳松間的白鶴”[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4年
6 田娟;美與死之歌[D];中南大學;2007年
7 劉魯興;絕望與救贖[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狄文忠;朱湘詩歌的審美世界[D];延邊大學;2009年
9 任培璞;朱湘詩學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10 章琴;超越與救贖[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5673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567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