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人類學視野中的“影音文獻”
發(fā)布時間:2017-07-01 04:02
本文關鍵詞:視覺人類學視野中的“影音文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百年來,以影音媒介為載體的文獻資料日益受到國內外學界的關注,除了對舊有影音作品進行搜集、修復、數字化存儲與利用之外,海外與中國文化部門、學術機構與民間團體亦紛紛開展基于影像攝制的史志記錄與檔案累積,建立具有文獻價值的數字影像數據庫。在這些影音文獻的創(chuàng)制過程中,視覺人類學理論與方法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參照與遵循,一方面,視覺人類學既有的學術框架為影音文獻采編提供了一定的規(guī)范,另一方面,影音文獻項目也拓展了視覺人類學的應用領域,促進其在文化保護與傳承事業(yè)中發(fā)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關鍵詞】: 視覺人類學 影音文獻 理論建構
【基金】:北京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影視人類學教學與影視媒體創(chuàng)作實踐”(2014-lh11)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05
【正文快照】: 自19世紀中期以降,機械影像在工業(yè)革命的浪潮中問世以來,影像產品作為一種文獻類型,便始終在“有價”與“無市”的天平兩端搖擺。所謂“有價”,是指影像對于現(xiàn)實世界的形象記錄與直觀呈現(xiàn),打破了符號化、抽象化的文字在保存與傳承人類文化血脈中的壟斷地位,因而具有公認的文獻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代云紅;;文藝學的人類學轉向——來自西方文藝學視域中的理論思考及反省[J];文藝理論研究;2011年06期
2 王海龍;;近現(xiàn)代西方文化人類學理論評述——西方人類學理論及發(fā)展(下)[J];徐州師范學院學報;1989年02期
3 周泓;人類學詩論[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4 馬丹丹;劉統(tǒng)霞;;口頭文學的人類學理論及其演進[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5 ;[J];;年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澤芬;新歷史主義批評的人類學向度[D];湖南科技大學;2010年
2 黃思純;闡釋人類學視角下的“深度翻譯”評析[D];廣西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視覺人類學視野中的“影音文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44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504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