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個凱瑟琳》(1-5章)翻譯報告
本文關鍵詞:《十九個凱瑟琳》(1-5章)翻譯報告,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青少年文學作品關注青少年心理成長,以青少年群體為主要探討對象,通過他們的視角、心理活動、日常生活來展現這一群體的生活狀態(tài)。受文化背景、生長環(huán)境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國外青少年文學作品與我國同類型作品所關注的重點往往有所不同,因此引進國外青少年文學作品,能夠豐富我國這一領域的文學作品,同時對于促進國內外青少年群體交流、研究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等都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約翰·格林(John Green)的作品關注青少年成長,情節(jié)生動有趣,語言詼諧幽默,很適合青少年群體閱讀。本次翻譯實踐選擇格林的《十九個凱瑟琳》一書的第一到五章。此書同樣以青少年的成長為關注點,書中描述了主人公從迷茫逐漸走向成熟的過程,對成長中的青少年群體很有借鑒意義。該翻譯報告在介紹此次翻譯實踐內容的基礎之上,以接受美學理論為指導,以讀者接受為核心,對翻譯過程中應用的歸化、還原、省譯、增譯、模糊翻譯等翻譯方法進行了具體說明,以此來應對原文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語篇風格統(tǒng)一化等問題和難點。通過此次翻譯實踐,譯者認識到在翻譯活動中,無論是譯入語還是原語,譯者都要具備扎實的文字基礎,并且深入了解兩種語言的文化背景,同時認真研究翻譯理論,將理論和實際翻譯操作真正結合起來。
【關鍵詞】:翻譯報告 《十九個凱瑟琳》 青少年文學 接受美學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315.9;I046
【目錄】:
- 致謝6-7
- 摘要7-8
- Abstract8-11
- 第一章 《十九個凱瑟琳》翻譯任務概述11-15
- 1.1 翻譯項目簡介11-12
- 1.1.1 作者簡介11
- 1.1.2 翻譯文本簡介11-12
- 1.1.3 翻譯文本特點12
- 1.2 翻譯項目背景和意義12-14
- 1.2.1 翻譯項目背景及選題原因13
- 1.2.2 翻譯項目現實意義13-14
- 1.3 翻譯報告結構14-15
- 第二章 翻譯實踐理論指導——接受美學理論15-17
- 2.1 接受美學理論概述15
- 2.2 基于接受美學理論指導下的翻譯過程概述15-17
- 2.2.1 對原文本的文化審美感知16
- 2.2.2 翻譯過程中的想象和理解16
- 2.2.3 再翻譯過程中的風格再現16-17
- 第三章 翻譯難點和策略17-25
- 3.1 翻譯難點17-19
- 3.1.1 文化負載詞的翻譯17-18
- 3.1.2 語篇風格的連貫翻譯18-19
- 3.2 翻譯策略19-25
- 3.2.1 歸化法19-21
- 3.2.2 還原法21-22
- 3.2.3 省譯法22-23
- 3.2.4 增譯法23-24
- 3.2.5 模糊翻譯24-25
- 第四章 翻譯實踐總結25-27
- 4.1 翻譯過程總結25
- 4.2 當前翻譯實踐心得及意義25-26
- 4.3 當前不足及未來努力方向26-27
- 參考文獻27-28
- 附錄1:原文28-55
- 附錄2:譯文55-7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樸金波;劉鐵鐸;弓文亭;;吉林省閑散青少年群體基本狀況及幫扶模式研究調研報告[J];神州;2012年34期
2 ;全省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和預防犯罪工作會議在蘭州召開[J];新一代;2013年11期
3 孔祥飛;;淺談針對青少年群體的科普動畫制作[J];科技致富向導;2012年20期
4 孟下;;我們,天生不是寶貝——走近《珍愛》和美國黑人青少年群體[J];課堂內外(高中版);2010年05期
5 李晨楓;呂銳;劉潔;鐘杰;;基本共情量表在中國青少年群體中的初步修訂[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年02期
6 劉碩;;近二成大學生有心理疾患 大學生網癮患病率近13%[J];成才之路;2008年11期
7 安秋玲;國外青少年群體同一性研究[J];心理科學;2005年04期
8 高思揚;;閑話代步[J];中外食品(酒尚);2007年09期
9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姚建龍;;通過預防犯罪實現有效管理——解讀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和預防犯罪試點工作[A];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與青少年工作研究報告——第七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11)[C];2011年
2 葉海濤;;臺灣開展視力保健工作的現狀[A];閩臺中醫(yī)藥文化研究論文集上冊(1988~1994)[C];2007年
3 張麗珊;;青春期性困惑和性教育方略探索[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4 ;整合資源 務實創(chuàng)新 凝聚愛心 共建和諧——在關愛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工作中的探索與實踐[A];第十五次全國部分城市關心下一代工作研討會材料匯編[C];2007年
5 殷學軍;胡邊;楊自更;王瑞;黃國香;宋艷;;不同地區(qū)維族青少年尿碘分析[A];第五屆全國優(yōu)生科學大會論文匯編[C];2000年
6 吳冬華;周理藝;;在穗異地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城市融入狀況[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與青少年發(fā)展研究報告——第八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12)[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韓然;籌資736萬元溫暖困難青少年群體[N];沈陽日報;2007年
2 巢月;昆明青少年僅兩成想創(chuàng)業(yè)[N];昆明日報;2008年
3 記者 鄭亞偉 尚雄 通訊員 李周杰;縉云精心呵護特殊青少年群體[N];麗水日報;2008年
4 龔青軒 顧生庚;社區(qū)(村)開展活動 幫助弱勢青少年群體[N];常州日報;2010年
5 張麗麗 記者 于洪全;我市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經驗值得向全國推廣[N];大連日報;2012年
6 梁璐 記者 鐘宏瑜;把重點青少年群體管理工作提升到一個高水平[N];南昌日報;2014年
7 李亞杰;我國青少年群體存在明顯數字鴻溝[N];中國稅務報;2007年
8 拓玲;切實關注青少年群體問題[N];西安日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王盧莎;元寶區(qū)的特殊青少年群體扶助站[N];遼寧日報;2008年
10 黃蔚;省第八屆少兒藝術節(jié)走近特殊青少年群體[N];貴州日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包秀春;《十九個凱瑟琳》(1-5章)翻譯報告[D];內蒙古大學;2016年
2 李珞;不良青少年群體的專業(yè)化幫教資源體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3 王小素;城市弱勢青少年群體社會服務研究[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09年
4 王s,
本文編號:5034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503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