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與巫:楚美術中的戲蛇圖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0-18 19:24
楚美術中豐富而系統(tǒng)化的戲蛇圖像構成了先秦戲蛇圖像的主體,楚文化是研究戲蛇圖像的重要文化語境。楚美術圖像的戲蛇主體經歷了由鳥獸到半人半獸,再到人的演變軌跡,表現為人的自我意識的不斷覺醒。蛇意象是理解戲蛇圖像內涵的關鍵,戲蛇圖像是先秦楚人基于敬蛇與懼蛇的雙重文化心理表現。戲蛇圖像的主體為神巫形象,神與巫存在一定程度的同一性,楚美術戲蛇圖像集中表現了楚人審美意識中的神巫觀念。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一、戲蛇圖像與楚文化
二、戲蛇主體由鳥獸到人的轉變
三、敬蛇與懼蛇的雙重文化心理
(一)敬蛇
(二)懼蛇
四、戲蛇圖像中的神巫意識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楚巫“操蛇舞”考[J]. 張玉玲.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 2017(04)
[2]“操蛇之神”到底是何方神仙[J]. 顧常平.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2016(11)
[3]從《山海經》看白蛇的性惡之源及其最初流變[J]. 李姝,劉莎. 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6)
[4]肖形印“神人操蛇”圖像的產生及演變[J]. 朱存明,董良敏. 中國美術研究. 2012(Z1)
[5]靈魂的包裝——曾侯乙墓內棺漆畫圖像的解讀[J]. 龐瑾.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 2008(02)
[6]蛇:參與神靈形象整合的活性因子——珥蛇、操蛇、踐蛇之神的文化意蘊[J]. 李炳海. 文藝研究. 2004(01)
[7]曾侯乙墓五弦琴上伏羲和女媧圖象考釋[J]. 郭德維. 江漢考古. 2000(01)
[8]淮陰高莊墓刻紋銅器上的神人怪獸圖像[J]. 王厚宇. 東南文化. 1994(04)
[9]淮陰高莊戰(zhàn)國墓銅器刻紋和《山海圖》[J]. 王立仕. 東南文化. 1991(06)
[10]淮陰高莊戰(zhàn)國墓[J]. 王立仕. 考古學報. 1988(02)
本文編號:3692906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一、戲蛇圖像與楚文化
二、戲蛇主體由鳥獸到人的轉變
三、敬蛇與懼蛇的雙重文化心理
(一)敬蛇
(二)懼蛇
四、戲蛇圖像中的神巫意識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楚巫“操蛇舞”考[J]. 張玉玲.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 2017(04)
[2]“操蛇之神”到底是何方神仙[J]. 顧常平.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2016(11)
[3]從《山海經》看白蛇的性惡之源及其最初流變[J]. 李姝,劉莎. 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6)
[4]肖形印“神人操蛇”圖像的產生及演變[J]. 朱存明,董良敏. 中國美術研究. 2012(Z1)
[5]靈魂的包裝——曾侯乙墓內棺漆畫圖像的解讀[J]. 龐瑾.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 2008(02)
[6]蛇:參與神靈形象整合的活性因子——珥蛇、操蛇、踐蛇之神的文化意蘊[J]. 李炳海. 文藝研究. 2004(01)
[7]曾侯乙墓五弦琴上伏羲和女媧圖象考釋[J]. 郭德維. 江漢考古. 2000(01)
[8]淮陰高莊墓刻紋銅器上的神人怪獸圖像[J]. 王厚宇. 東南文化. 1994(04)
[9]淮陰高莊戰(zhàn)國墓銅器刻紋和《山海圖》[J]. 王立仕. 東南文化. 1991(06)
[10]淮陰高莊戰(zhàn)國墓[J]. 王立仕. 考古學報. 1988(02)
本文編號:36929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69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