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論視角下夏目漱石的《我是貓》中譯本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06 02:56
20世紀70年代出現了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該理論的核心就是目的論。目的論首先是由德國著名的翻譯理論家Hans Vermeer提出來的,之后Christiane Nord對此進行了進一步的發(fā)展。目的論認為整體翻譯行為的目的決定著整個翻譯過程。與傳統(tǒng)理論相比,目的論更加強調譯者的主體地位,而降低了原文在翻譯中的作用。根據目的論的觀點,譯者可以根據翻譯目的的需要采用合適的翻譯方法和策略,即“目的決定手段”。每個文本都是在某個特定目的的需要下產生的,并且服務于這個特定目的。根據目的論,所有翻譯應遵循三個原則: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忠實原則。其中,目的論的首要原則就是目的原則。目的論問世以后,在非文學文本翻譯中的地位得到了承認,但關于目的論是否適合指導文學翻譯成為翻譯界的焦點。《我是貓》是以夏目漱石家養(yǎng)的貓為原型的長篇小說。以貓為主人公,以貓的視角來觀察人類的心理,充分描繪了二十世紀初日本中小資產階級的思想狀態(tài)和生活狀態(tài),是一部以幽默、諷刺、滑稽為主要特征的文學作品。該作品自1958年以來,在中國包括翻新的版本在內已經有30多部譯本,有同時代的譯者,也有不同時代的譯者,有大陸的譯本,也有臺灣的譯本...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要旨
はじめに
第一章 スコポス理論
第一節(jié) スコポス理論の內容
第二節(jié) スコポス理論の三原則
一 スコポスル一ル
二 結束性ル一ル
三 忠實性ル一ル
四 三原則の間の関系
第三節(jié) スコポス理論に訳する研究
第二章 三訳本の選定とその翻訳者、翻訳背景の紹介
第一節(jié) 『吾輩は貓である』原作と訳本に関する研究
第二節(jié) テキストの選定
第三節(jié) 三訳本の翻訳者
一 訳者の劉振瀛
二 訳者の于雷
三 訳者の劉子倩
第四節(jié) 三訳本の翻訳背景と翻訳目的
一 劉振瀛版の翻訳背景と翻訳目的
二 于雷版の翻訳背景と翻訳目的
三 劉子倩版の翻訳背景と翻訳目的
第三章 三訳本に関する比較
第一節(jié) 語彙に関する比較
一 助數詞の比較
二 慣用語·ことわざの比較
三 固定語彙の比較
四 まとめ
第二節(jié) 文に関する比較
一 長文の比較
二 短文の比較
三 會話文の比較
四 まとめ
第三節(jié) ディスコ関スに関する比較
一 段落の比較
二 翻訳風格の比較
三 まとめ
おわりに
參考文獻
謝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試析目的論三原則在文學翻譯中的適用性——以Glory in Death及其中譯本《非法警戒》為例[J]. 戚瓊琰. 開封大學學報. 2016(01)
[2]探析翻譯目的論[J]. 于衛(wèi).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9)
[3]在“忠實”與“創(chuàng)造”之間尋求和諧——《我是貓》的譯文比較分析[J]. 鄧暉,李寅生. 外語教育. 2009(00)
[4]翻譯目的論介評[J]. 楊紅娟,陳倩. 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2)
[5]翻譯目的論及其翻譯策略[J]. 柯細香. 語文學刊(外語教育與教學). 2010(03)
[6]淺析翻譯目的論[J]. 湯玉潔. 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 2008(01)
[7]論文學翻譯中的誤讀——《我是貓》的譯本分析[J]. 李煒. 外語研究. 2003(03)
[8]八十多年來中國對夏目漱石的翻譯、評論和研究[J]. 王向遠. 日語學習與研究. 2001(04)
碩士論文
[1]日語的主語省略與漢語翻譯[D]. 張瑞書.云南師范大學 2015
[2]《我是貓》中的中國古典文化因子[D]. 王淑娟.山東師范大學 2014
[3]《羅生門》與《鼻子》的漢譯本對比研究[D]. 張艷麗.沈陽師范大學 2014
[4]基于目的論的《蟹工船》葉渭渠譯本研究[D]. 張瑤.重慶大學 2014
[5]文學翻譯中的數量詞[D]. 王正斐.吉林大學 2013
[6]《西游記》三個英譯本的翻譯目的論對比研究[D]. 高翔.長沙理工大學 2013
[7]《我是貓》中的日語被動式表達與翻譯[D]. 張莉.吉林大學 2012
[8]試論翻譯目的論對文學翻譯的指導作用[D]. 李馨.湖南師范大學 2012
[9]目的論在文學翻譯中的應用[D]. 李希.武漢理工大學 2008
[10]中日語言中篇章的連貫性[D]. 于增輝.山東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71584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要旨
はじめに
第一章 スコポス理論
第一節(jié) スコポス理論の內容
第二節(jié) スコポス理論の三原則
一 スコポスル一ル
二 結束性ル一ル
三 忠實性ル一ル
四 三原則の間の関系
第三節(jié) スコポス理論に訳する研究
第二章 三訳本の選定とその翻訳者、翻訳背景の紹介
第一節(jié) 『吾輩は貓である』原作と訳本に関する研究
第二節(jié) テキストの選定
第三節(jié) 三訳本の翻訳者
一 訳者の劉振瀛
二 訳者の于雷
三 訳者の劉子倩
第四節(jié) 三訳本の翻訳背景と翻訳目的
一 劉振瀛版の翻訳背景と翻訳目的
二 于雷版の翻訳背景と翻訳目的
三 劉子倩版の翻訳背景と翻訳目的
第三章 三訳本に関する比較
第一節(jié) 語彙に関する比較
一 助數詞の比較
二 慣用語·ことわざの比較
三 固定語彙の比較
四 まとめ
第二節(jié) 文に関する比較
一 長文の比較
二 短文の比較
三 會話文の比較
四 まとめ
第三節(jié) ディスコ関スに関する比較
一 段落の比較
二 翻訳風格の比較
三 まとめ
おわりに
參考文獻
謝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試析目的論三原則在文學翻譯中的適用性——以Glory in Death及其中譯本《非法警戒》為例[J]. 戚瓊琰. 開封大學學報. 2016(01)
[2]探析翻譯目的論[J]. 于衛(wèi).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9)
[3]在“忠實”與“創(chuàng)造”之間尋求和諧——《我是貓》的譯文比較分析[J]. 鄧暉,李寅生. 外語教育. 2009(00)
[4]翻譯目的論介評[J]. 楊紅娟,陳倩. 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2)
[5]翻譯目的論及其翻譯策略[J]. 柯細香. 語文學刊(外語教育與教學). 2010(03)
[6]淺析翻譯目的論[J]. 湯玉潔. 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 2008(01)
[7]論文學翻譯中的誤讀——《我是貓》的譯本分析[J]. 李煒. 外語研究. 2003(03)
[8]八十多年來中國對夏目漱石的翻譯、評論和研究[J]. 王向遠. 日語學習與研究. 2001(04)
碩士論文
[1]日語的主語省略與漢語翻譯[D]. 張瑞書.云南師范大學 2015
[2]《我是貓》中的中國古典文化因子[D]. 王淑娟.山東師范大學 2014
[3]《羅生門》與《鼻子》的漢譯本對比研究[D]. 張艷麗.沈陽師范大學 2014
[4]基于目的論的《蟹工船》葉渭渠譯本研究[D]. 張瑤.重慶大學 2014
[5]文學翻譯中的數量詞[D]. 王正斐.吉林大學 2013
[6]《西游記》三個英譯本的翻譯目的論對比研究[D]. 高翔.長沙理工大學 2013
[7]《我是貓》中的日語被動式表達與翻譯[D]. 張莉.吉林大學 2012
[8]試論翻譯目的論對文學翻譯的指導作用[D]. 李馨.湖南師范大學 2012
[9]目的論在文學翻譯中的應用[D]. 李希.武漢理工大學 2008
[10]中日語言中篇章的連貫性[D]. 于增輝.山東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715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571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