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文藝評論論文 >

后世書寫理論:作者與讀者

發(fā)布時間:2021-12-19 01:01
  后世書寫理論由英國理論家安德魯·本尼特提出,是一種作者死后獲得重生的寫作。后世書寫理論的實質是一種作者與讀者的交互理論,作者與讀者是后世書寫理論中兩個最重要的核心。后世書寫理論由兩部分構成:其一是作者以追求世俗的來生為目的進行面向未來的創(chuàng)作;其二是后世讀者對作者遺留下來的文本進行后世的書寫。具體來說,作者首先通過為后世而寫作的意念后創(chuàng)造出面向未來的文學作品,從而打開和未來連接的通道。后世的讀者在另一端通過接受文學作品而接納作者的靈魂進入后世,從而把現世與后世通過文本而連接起來。通過作者意識與讀者意識這兩極的共同運作,后世書寫理論得以形成。從主觀層面出發(fā),作者面向后世的書寫主要基于三個方面:對文學創(chuàng)作“反記憶”功能的信賴、自身無意識對不朽的追求以及對后世聲望的渴望;從客觀層面出發(fā),不同時間維度中作者的自我具有統(tǒng)一性、文本語言的轉存與改寫以及作者在文本中設置的召喚結構,保證了作者所創(chuàng)作的文學文本得以在后世傳播。作者生產出文學作品后,其讀者可以分為現世讀者與后世讀者,F世讀者因受其時代局限通常具有不公正的特點,其對作者的文學作品被認為具有某種偏見。后世讀者被作者視為是理想中隱含讀者的延展,然...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面向后世的作者
    第一節(jié) 后世:作者的選擇
        一、作為“反記憶”的文學創(chuàng)作
        二、無意識對不朽的追求
        三、后世聲望的補償
    第二節(jié) 基于未來書寫的可能性
        一、自我的統(tǒng)一性
        二、語言的轉存與改寫
        三、面向未來的召喚結構
第二章 后世書寫文本的接受者
    第一節(jié) 現世讀者
        一、現世讀者對文學文本的兩種態(tài)度
        二、現世讀者的構成群體
        三、不公正的現世讀者
    第二節(jié) 后世讀者
        一、后世讀者:隱含讀者的延展
        二、“無知”的后世讀者
        三、歷史建構下的后世讀者
第三章 文學文本的召喚結構
    第一節(jié) 未定點
        一、什么是未定點
        二、未定點的兩個基本結構——空白和否定
    第二節(jié) 讀者對未定點的處理方式
        一、對未定點的填充
        二、對未定點的遺留
第四章 讀者與作者的交互關系
    第一節(jié) 讀者對作者的解構
        一、影響的焦慮:對話語系統(tǒng)優(yōu)先權的爭奪
        二、被解構的作者
    第二節(jié) 作者與讀者的共生關系
        一、作者靈魂的后世復活
        二、讀者對剩余快感的需求
    第三節(jié) 交互作用下文學文本的經典化與去經典化
        一、經典的建構:作者與讀者的共同作用
        二、經典的解構:后世讀者的杰作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被貶抑的讀者——連載《尤利西斯》的《小評論》的接受困境[J]. 李巧慧.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7(03)
[2]社會學視域下的生命有限性及同命性——齊格蒙特·鮑曼談死亡、瀕死和不朽[J]. 邁克爾·赫維德·雅各布森,王靜.  學術交流. 2017(06)
[3]當代歐陸與英美文論界視野中的尤里·洛特曼——尤里·洛特曼的文學文本理論之跨文化旅行[J]. 周啟超.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3)
[4]文學經典的建構與論爭[J]. 郭大勇.  求索. 2011(05)
[5]作者、主體的能動性與剩余快感[J]. 周小儀.  外國文學. 2009(04)
[6]文學經典建構諸因素及其關系[J]. 童慶炳.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5)
[7]現象學懸擱在美學和藝術領域中的方法論效應[J]. 張永清.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03(04)
[8]從作品到文本[J]. 羅蘭·巴特,楊揚.  文藝理論研究. 1988(05)

博士論文
[1]濟慈追尋經典化之路與浪漫主義后世書寫傳統(tǒng)[D]. 張鑫.上海外國語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作者的死亡與回歸[D]. 賀立婷.遼寧大學 2013
[2]伊瑟爾本文的意義空白與未定性理論研究[D]. 胡靜.山東大學 2008
[3]文化經典的建構與接受[D]. 李光彩.河北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54348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54348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9da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