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形式主義”遭遇民間文學 ——普羅普故事形態(tài)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17 16:19
弗·雅·普羅普是俄國著名民間文藝學家,他提出的一套完整的民間文學研究的方法——故事形態(tài)學,對于后世影響重大。重形式輕內容一直是他的故事形態(tài)學中爭論頗多的一點,“形式主義”的特點成了學者們在研究他的民間文學理論時無法回避的重要特征。本文擬對普羅普的故事形態(tài)學當中的形式主義要素做一探究,理清它的理論脈絡,探究生成淵源,總結其產生的影響。全文一共包括三個部分:緒論、正文和結語。首先,在緒論部分中闡述研究的價值與意義,簡要梳理國內外學界對于普羅普故事形態(tài)學的研究現(xiàn)狀,提出自己的觀點,并闡明研究的方法。其次,正文將對普羅普的民間文學理論——故事形態(tài)學的緣起、內涵、理論核心等做一闡述,力求全面、客觀地展現(xiàn)普羅普故事形態(tài)學理論的面貌及其不足。然后對普羅普的故事形態(tài)學理論當中的形式主義特征進行分析,并將其與形式主義的觀點結合進行探究,論述在故事形態(tài)學當中形式要素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之后探討普羅普故事形態(tài)學的形式要素的生成淵源。本部分的結尾,分析普羅普的故事形態(tài)學在其形式和結構方面的特征對于后世的敘事理論產生的影響,重點結合格雷馬斯的理論來進行闡釋和分析。最后,結語部分對于本篇論文的觀點進行總結,分析...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的價值與意義
1.2 關于普羅普的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方法
2 普羅普民間文學理論:故事形態(tài)學
2.1 理論建構:故事形態(tài)學的創(chuàng)立
2.2 理論核心:功能結構序列模式
3 故事形態(tài)學的形式主義特征
3.1 類同性的故事形式
3.2 文本中心的觀點
3.3 重要的程序要素
3.4 實證與內部的研究方法
4 故事形態(tài)學的形式主義特征的淵源
4.1 研究與排列方式的緣起:結構語言學
4.2 形態(tài)學的源頭:植物形態(tài)學
4.3 功能項的起源:情節(jié)詩學
5 故事形態(tài)學的形式主義特征的理論延展
5.1 結構神話學:故事的基本單位與其結合形式
5.2 結構敘事學:敘事文本的要素與結構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多元民俗敘事:鐘敬文與普羅普的對話——以“會唱歌的心”故事類型研究為個案[J]. 董曉萍.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6)
[2]從故事形態(tài)學到故事學——普羅普故事學理論的意義、困境與出路[J]. 鄧苗.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14(02)
[3]普羅普功能人物理論對《竊聽風暴》的評析[J]. 劉書芳. 今傳媒. 2014(07)
[4]福柯話語理論批判[J]. 周憲. 文藝理論研究. 2013(01)
[5]論?吕碚撘曇爸猩眢w、知識與權力之關系[J]. 歐陽燦燦. 學術論壇. 2012(01)
[6]主體的真相——福柯與主體哲學[J]. 莫偉民. 中國社會科學. 2010(03)
[7]歌德是達爾文進化論的先驅嗎?[J]. 莫光華. 科學文化評論. 2009(04)
[8]普羅普功能人物理論的電影應用[J]. 李稚田. 民間文化論壇. 2006(06)
[9]動畫電影的敘事結構 《灰姑娘》的形態(tài)學分析[J]. 王杰文.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2006(05)
[10]神奇故事的結構研究與歷史研究[J]. 賈放,弗·雅·普羅普. 民俗研究. 2002(03)
碩士論文
[1]民間故事中公主角色的文化意義與敘事功能[D]. 李林悅.華中師范大學 2006
[2]中國天鵝處女型故事研究[D]. 漆凌云.湘潭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540484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的價值與意義
1.2 關于普羅普的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方法
2 普羅普民間文學理論:故事形態(tài)學
2.1 理論建構:故事形態(tài)學的創(chuàng)立
2.2 理論核心:功能結構序列模式
3 故事形態(tài)學的形式主義特征
3.1 類同性的故事形式
3.2 文本中心的觀點
3.3 重要的程序要素
3.4 實證與內部的研究方法
4 故事形態(tài)學的形式主義特征的淵源
4.1 研究與排列方式的緣起:結構語言學
4.2 形態(tài)學的源頭:植物形態(tài)學
4.3 功能項的起源:情節(jié)詩學
5 故事形態(tài)學的形式主義特征的理論延展
5.1 結構神話學:故事的基本單位與其結合形式
5.2 結構敘事學:敘事文本的要素與結構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多元民俗敘事:鐘敬文與普羅普的對話——以“會唱歌的心”故事類型研究為個案[J]. 董曉萍.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6)
[2]從故事形態(tài)學到故事學——普羅普故事學理論的意義、困境與出路[J]. 鄧苗.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14(02)
[3]普羅普功能人物理論對《竊聽風暴》的評析[J]. 劉書芳. 今傳媒. 2014(07)
[4]福柯話語理論批判[J]. 周憲. 文藝理論研究. 2013(01)
[5]論?吕碚撘曇爸猩眢w、知識與權力之關系[J]. 歐陽燦燦. 學術論壇. 2012(01)
[6]主體的真相——福柯與主體哲學[J]. 莫偉民. 中國社會科學. 2010(03)
[7]歌德是達爾文進化論的先驅嗎?[J]. 莫光華. 科學文化評論. 2009(04)
[8]普羅普功能人物理論的電影應用[J]. 李稚田. 民間文化論壇. 2006(06)
[9]動畫電影的敘事結構 《灰姑娘》的形態(tài)學分析[J]. 王杰文.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2006(05)
[10]神奇故事的結構研究與歷史研究[J]. 賈放,弗·雅·普羅普. 民俗研究. 2002(03)
碩士論文
[1]民間故事中公主角色的文化意義與敘事功能[D]. 李林悅.華中師范大學 2006
[2]中國天鵝處女型故事研究[D]. 漆凌云.湘潭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5404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540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