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文藝批評標準的正偏結構
發(fā)布時間:2021-12-10 02:26
中國的文藝批評標準存在一個正偏結構。從古至今的文藝批評皆立足于對正與偏的分梳和辨別,以判定哪些是值得弘揚的主流趣味,哪些是可以給予容身之地的旁流趣味。文藝批評正偏結構的形成和持久影響與中華文明的基本性格之間存在深度契合。在這個文明傳統(tǒng)中,被現(xiàn)代批評理論視為具有充分獨立性的詩和文,首先被置于輔助禮樂教化的位置,然后才被置于抒發(fā)個人情志的位置。中國的文明傳統(tǒng)從奠基期開始就將詩文納入禮樂教化,作為羽翼良政美治、作育君子的組成部分,但同時又給個體性的情志抒發(fā)留下一扇半開的門。在這個標準之下,文藝批評既能弘正,也能容偏。不過,批評標準所考究的正與偏,并不完全等同于文藝創(chuàng)作的優(yōu)與劣。
【文章來源】:文藝研究.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四
本文編號:3531739
【文章來源】:文藝研究.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四
本文編號:35317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531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