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候分析的局限:一個事件學視角
發(fā)布時間:2021-09-25 01:56
<正>癥候分析聚焦于文本中未被作者意識到的裂隙、空白與潛意識等成分,在最近二三十年中已成為國內(nèi)外文學研究慣于選擇的一種策略。它伴隨喬納森·卡勒所說的理論的當代學術語境而展開,呈現(xiàn)出了更為廣義的闡釋傾向。試圖反思與超越它并重回審美本位,這種常見態(tài)度是把某種訴求邏輯從外部加給癥候分析,未及充分考慮到,后者是否具備與這種訴求相協(xié)調(diào)的內(nèi)部理路,而不是相反含有無法協(xié)調(diào)的自然盲點,以至于客觀地暴露出自身的局限。如本文將論證表明的那樣,這種局限當引入事件學(研究現(xiàn)代以來的事件思想譜系的理論學說)視角,方才有了被我們真正看清的可能。
【文章來源】:文藝爭鳴.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癥候分析及其廣義:“懷疑的詮釋學”
二、癥候掩蓋了事件:從原初到追溯
三、差異的凝固與暴力的缺席
四、事件內(nèi)外面及其統(tǒng)一:理論的明天
本文編號:3408862
【文章來源】:文藝爭鳴.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癥候分析及其廣義:“懷疑的詮釋學”
二、癥候掩蓋了事件:從原初到追溯
三、差異的凝固與暴力的缺席
四、事件內(nèi)外面及其統(tǒng)一:理論的明天
本文編號:34088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408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