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浩文《紅高粱家族》英譯本中說唱唱詞之翻譯分析——基于副文本的視角
發(fā)布時(shí)間:2021-04-25 06:33
本文以葛浩文對《紅高粱家族》中說唱唱詞的英譯為切入點(diǎn),借助杰拉德·熱奈特的副文本理論,力圖客觀地闡釋葛浩文對說唱唱詞翻譯方法選擇之原因。研究發(fā)現(xiàn),葛譯本中唱詞的翻譯方法體現(xiàn)出一定的多樣性與得體性,具體表現(xiàn)為刪減、意譯、改寫和直譯的靈活使用。
【文章來源】:外國語文研究. 2016,2(03)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紅高粱家族》中的說唱唱詞
3. 副文本視角下葛浩文《紅高粱家族》英譯本中說唱唱詞翻譯分析
3.1 副文本理論概述
3.2 副文本視角下的說唱唱詞翻譯方法之具體分析
3.2.1 刪減
3.2.2 意譯
3.2.3 改寫
3.2.4 直譯
4. 結(jié)語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改寫者葛浩文——以《紅高粱家族》英譯本為例[J]. 魏旭良. 常州工學(xué)院學(xué)報(bào)(社科版). 2014(04)
[2]關(guān)于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在美國的幾點(diǎn)看法[J]. 葛浩文,潘佳寧. 當(dāng)代作家評論. 2014(03)
[3]葛浩文論譯者——基于葛浩文講座與訪談的批評性闡釋[J]. 孟祥春. 中國翻譯. 2014(03)
[4]喬治·斯坦納闡釋學(xué)翻譯理論觀照下的譯者主體性研究——以葛浩文《紅高粱》英譯本為例[J]. 胡曉瑩. 海外英語. 2014(04)
[5]文學(xué)翻譯:過程與標(biāo)準(zhǔn)——葛浩文訪談錄[J]. 閆怡恂,葛浩文. 當(dāng)代作家評論. 2014(01)
[6]我行我素:葛浩文與浩文葛[J]. 葛浩文,史國強(qiáng). 中國比較文學(xué). 2014(01)
[7]莫言英譯者葛浩文翻譯中的“忠實(shí)”與“偽忠實(shí)”[J]. 邵璐. 中國翻譯. 2013(03)
[8]論葛浩文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小說譯介[J]. 呂敏宏. 小說評論. 2012(05)
[9]副文本之于翻譯研究的意義[J]. 肖麗. 上海翻譯. 2011(04)
[10]“曲藝”與“說唱”及“說唱藝術(shù)”關(guān)系考辨[J]. 吳文科. 文藝研究. 2006(08)
本文編號:3158892
【文章來源】:外國語文研究. 2016,2(03)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紅高粱家族》中的說唱唱詞
3. 副文本視角下葛浩文《紅高粱家族》英譯本中說唱唱詞翻譯分析
3.1 副文本理論概述
3.2 副文本視角下的說唱唱詞翻譯方法之具體分析
3.2.1 刪減
3.2.2 意譯
3.2.3 改寫
3.2.4 直譯
4. 結(jié)語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改寫者葛浩文——以《紅高粱家族》英譯本為例[J]. 魏旭良. 常州工學(xué)院學(xué)報(bào)(社科版). 2014(04)
[2]關(guān)于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在美國的幾點(diǎn)看法[J]. 葛浩文,潘佳寧. 當(dāng)代作家評論. 2014(03)
[3]葛浩文論譯者——基于葛浩文講座與訪談的批評性闡釋[J]. 孟祥春. 中國翻譯. 2014(03)
[4]喬治·斯坦納闡釋學(xué)翻譯理論觀照下的譯者主體性研究——以葛浩文《紅高粱》英譯本為例[J]. 胡曉瑩. 海外英語. 2014(04)
[5]文學(xué)翻譯:過程與標(biāo)準(zhǔn)——葛浩文訪談錄[J]. 閆怡恂,葛浩文. 當(dāng)代作家評論. 2014(01)
[6]我行我素:葛浩文與浩文葛[J]. 葛浩文,史國強(qiáng). 中國比較文學(xué). 2014(01)
[7]莫言英譯者葛浩文翻譯中的“忠實(shí)”與“偽忠實(shí)”[J]. 邵璐. 中國翻譯. 2013(03)
[8]論葛浩文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小說譯介[J]. 呂敏宏. 小說評論. 2012(05)
[9]副文本之于翻譯研究的意義[J]. 肖麗. 上海翻譯. 2011(04)
[10]“曲藝”與“說唱”及“說唱藝術(shù)”關(guān)系考辨[J]. 吳文科. 文藝研究. 2006(08)
本文編號:31588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15889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