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藝術(shù)起源神話研究
【學位單位】:廣西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B932;J120.9
【部分圖文】:
掩映在茂林修竹間的金珠苗寨
苗族傳統(tǒng)文化的大看臺——千戶苗寨
正在蘆笙場上展演的苗族樂舞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彭兆榮;Nelson Graburn;李春霞;;藝術(shù)、手工藝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動態(tài)中操行的體系[J];貴州社會科學;2012年09期
2 李玉軍;李文琴;;論苗族神話之“美”[J];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2011年05期
3 黃新宇;;談全球化時代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理念——以金牙鄉(xiāng)改革開放以來正月習俗的變遷為背景[J];南寧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3期
4 陳嘉明;“現(xiàn)代性”與“現(xiàn)代化”[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5 王慧琴;關于苗族支系的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1988年02期
6 王潤身;;高丘苗族牯臟節(jié)及其來歷[J];貴州文史叢刊;1987年01期
7 陳立浩;從苗族創(chuàng)世古歌看神話思維的神秘性[J];思想戰(zhàn)線;1986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李方;盤瓠神話傳說與信仰研究[D];湖南大學;2017年
2 霍曉麗;信仰、儀式與地方社會[D];華中師范大學;2017年
3 孟猛;貴州丹寨縣苗族喪葬儀式中的蘆笙樂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6年
4 陳日紅;廣西苗族歌謠研究[D];暨南大學;2014年
5 周瑩;意義、想象與建構(gòu)[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6 尹紅;廣西融水苗族服飾的文化生態(tài)研究[D];中國美術(shù)學院;2011年
7 何圣倫;苗族審美意識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李鳳英;文化全球化:一體與多樣的博弈[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文秀;貴州水城小花苗婚俗儀式歌曲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2 陶磊;南丹中堡苗族銅鼓習俗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5年
3 肖樂;貴州銅鼓民俗文化探析[D];貴州師范大學;2015年
4 譚遠;貴州黔東南掌坳苗族銅鼓音樂研究[D];貴州民族大學;2015年
5 駱醒妹;黔東南西江鎮(zhèn)苗族刺繡圖案的藝術(sh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6 鄒晶晶;苗族裝飾藝術(shù)中女性紋飾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邢磊;廣西銅鼓音樂研究[D];廣西藝術(shù)學院;2011年
8 田艷飛;苗族神話意象“楓木”解析[D];云南大學;2010年
9 杜卓;苗族古歌的社會功能研究[D];貴州民族學院;2010年
10 圣玉杰;卡西爾藝術(shù)論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608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60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