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維度之下的“人”與“神”—20世紀初中日自然主義思潮發(fā)展迥異的原因比較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106.4-0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陶侃;白話文運動的社會哲學思考[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2 曠新年;;“五四”白話文運動:一種話語的考察[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9年03期
3 眸子;;紀念白話文運動90周年[J];語言文字應(yīng)用;2009年03期
4 王平;;晚清白話文運動“二元性”語言觀再認識[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5 唐東堰;李欣儀;;重新審視《新青年》與五四白話文運動的關(guān)系[J];船山學刊;2010年01期
6 張仲波;;晚清的白話文運動[J];科技信息;2010年09期
7 梁志明;盧湘文;;試論晚清白話文——兼談與“五四”白話文運動的關(guān)系[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8 胡全章;;清末白話文運動研究的回顧、反思與展望[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9 梁志明;盧湘文;;試論近代白話文運動興起的原因[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10 鄭敏;關(guān)于《如何評價“五四”白話文運動》商榷之商榷[J];文學評論;1994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王平;;晚清白話文運動“認同意識”困境的形成與緩解[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2 章聞?wù)?;“我們”散文詩的意義[A];當代散文詩的發(fā)展暨“我們”文庫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夏曉虹;;“五四”白話文學的歷史淵源[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文學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曾伯炎;百年前的報紙說白話[N];四川日報;2004年
2 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張紹春;湖南知識分子對新文化運動的貢獻[N];光明日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陳潔;我們的“新青年”長成了嗎?[N];中華讀書報;2012年
4 主講人:梁文道 (鳳凰衛(wèi)視主持人);白話文的另一種路線(之一)[N];文藝報;2011年
5 艾克拜爾·米吉提 (哈薩克族);中國文學應(yīng)對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N];文藝報;2013年
6 李遇春;鄂東文學與文化談片[N];湖北日報;2014年
7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李達全集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家 武漢大學教授 汪信硯;文章千古事 文風甚重要[N];光明日報;2014年
8 陳計會;散文詩:詩意的堅守與突圍[N];文學報;2012年
9 主講人 梁文道 鳳凰衛(wèi)視主持人;白話文的另一種路線(之二)[N];文藝報;2011年
10 王鼎鈞 (旅美) 著名作家;文學會不會死亡?[N];光明日報;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春陽;白話文運動的危機[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9年
2 劉茉琳;論晚清至“五四”的白話文運作[D];暨南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天聰;白話文運動中的《新青年》[D];吉林大學;2009年
2 王明睿;時空維度之下的“人”與“神”—20世紀初中日自然主義思潮發(fā)展迥異的原因比較[D];西北師范大學;2016年
3 梁志明;近代中國社會轉(zhuǎn)型下的白話文運動[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胡曉芳;五四白話文運動主將的近代白話報刊實踐(1903—1909)[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游暢;文白轉(zhuǎn)變的五個層面[D];復(fù)旦大學;2010年
6 曾軼;從傳播學角度看白話文的推廣[D];蘭州大學;2008年
7 王慧輝;民間立場上的語言實踐[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8 王一超;近代白話文運動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D];中共浙江省委黨校;2014年
9 杜娟;打開時代的一扇窗[D];吉林大學;2008年
10 褚金勇;現(xiàn)代性視域下的“五四”文學革命[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6719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671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