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文藝評論論文 >

松尾芭蕉對杜甫風雅之受容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3-31 14:32
【摘要】:本論文從風雅層面探討松尾芭蕉對杜甫的受容。作為開創(chuàng)了新俳風,將俳諧創(chuàng)作引向新境界的俳諧詩人,松尾芭蕉的一生和創(chuàng)作的作品都體現出深厚的風雅特點。從行為角度看,松尾芭蕉以俳諧創(chuàng)作為一生之道,辭去官職,脫離世俗生活隱居,將大半生時間用來行腳旅行等等行為都是其探求風雅、貫徹風雅的體現。而在芭蕉這些行為的背后,是他對杜甫的模仿與學習。同樣,芭蕉創(chuàng)作的俳諧作品與開創(chuàng)的俳諧理論也受到了來自杜甫作品的巨大影響。行為、俳諧作品、俳諧理論,芭蕉在這三方面受到的影響具有多方面性、逐漸深入性的特點。本文將具體討論松尾芭蕉在這三方面對杜甫的受容。本論文的結構如下。緒論,分析風雅的含義,概括總結先行研究,提出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第一章:從詩景酒畫皆生活、辭官、隱居、行腳與漂泊、交友識人這五個方面探求松尾芭蕉與杜甫風雅人生之契合。第二章:按照時間順序,分析松尾芭蕉俳諧作品對杜詩風雅之受容。在這一過程中,松尾芭蕉俳諧作品的風格不斷發(fā)生變化,風雅意蘊得到深化。從在江戶成為俳諧大師到選擇隱居深川,再到踏上行腳旅行,芭蕉的作品逐漸擺脫了談林俳諧的影響,不斷地融入芭蕉自身對杜詩的理解。芭蕉嘗試將俳諧與杜詩的影響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新的風雅內涵,同時又在漢文學與和國文學之間尋找平衡,直到達到超逸的境界。第三章:探討松尾芭蕉的俳諧理論對杜詩風雅之受容。此俳諧理論是指其俳諧創(chuàng)作的理念,包括寂、不易流行、以雅化俗與高悟歸俗、風雅之誠等內涵,我們可以從中看出芭蕉對杜詩的深刻理解及轉化為其自身所有的情狀?偨Y:對正文內容進行梳理,挖掘出松尾芭蕉與杜甫作為詩人的本質契合點:都本著赤誠之心創(chuàng)作詩歌、記錄人生,達成了人生、創(chuàng)作生命的同調。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106.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德晶;大愛者杜甫──從杜甫的兩首“鳳凰詩”再探杜詩思想基礎[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2 宿豐,于永鳳;杜甫詩中灑“淚”之作簡析[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3 張忠綱;蕭滌非先生的杜甫研究[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4 李寅生;李杰玲;;評陳冠明、孫愫婷《杜甫親眷交游行年考》(外一種:《杜甫親眷交游行年表》)[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5 彭正華;;杜甫沉郁詩風的美學解讀[J];九江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6 田瑋莉;;杜甫親情詩研究[J];電影評介;2008年17期

7 王時敏;;杜甫詩意圖[J];書畫藝術;2008年04期

8 ;《杜甫大辭典》出版發(fā)行[J];杜甫研究學刊;2010年01期

9 張麗娜;;淺析杜甫詩詞的愛國主義思想[J];才智;2010年36期

10 陳艷萍;;杜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賞析[J];品牌(理論月刊);2010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王伯奇;;李白初識杜甫時地新考[A];中國李白研究(2000年集)[C];2000年

2 何念龍;;“仙”、“圣”之別——李白杜甫文化類型比較[A];中國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國李白研究會第十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鄺健行;;從杜甫詩論測李白生平的一些問題[A];中國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國李白研究會第十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徐光榮;;遼海講壇第二十四講 清代的杜甫——魏燮均[A];遼寧省社會科學普及系列叢書4——遼海講壇·第二輯(文學卷)[C];2008年

5 ;長春仙館[A];《圓明園》學刊第四期[C];1986年

6 王伯奇;;李白籍貫的探討[A];中國李白研究(1994年集)[C];199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殷曉章;杜甫故里之殤[N];中國旅游報;2005年

2 余見;守望杜甫[N];重慶日報;2002年

3 孫微;張忠綱:走進杜甫的“詩意空間”[N];深圳特區(qū)報;2005年

4 記者 孫鎮(zhèn);我市將籌建杜甫紀念館[N];天水日報;2005年

5 北京來也旅游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 楊振之 成都來也旅游策劃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齊鐳;杜甫故里如何實現產業(yè)升級[N];中國旅游報;2007年

6 本報評論員 李富永;“惡搞杜甫”焚琴煮鶴似的審美[N];中華工商時報;2012年

7 聶大受;天水杜甫紀念館“文化設計”芻議[N];天水日報;2012年

8 記者 趙斌;杜甫誕生1300周年紀念大會在蓉召開[N];成都日報;2012年

9 顧農;杜甫最早的詩[N];中華讀書報;2013年

10 記者 郝勤學;天水杜甫研究會成立[N];天水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辛曉娟;杜甫七言歌行藝術研究[D];北京大學;2012年

2 王福棟;論唐代戰(zhàn)爭詩[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驥;松尾芭蕉對杜甫風雅之受容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2 張娟;論杜甫的俠義思想[D];河北大學;2008年

3 謝羽;論杜甫的婦女觀[D];河北大學;2001年

4 關星;杜甫長安陷賊時期詩歌考述[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5 陳馨;松尾芭蕉自然觀的杜甫受容[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6 陸效東;杜甫在唐代的接受[D];安徽大學;2005年

7 鮑遠航;論杜甫的政治改良思想[D];河北大學;2001年

8 徐建芳;杜甫仕宦心態(tài)之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9 尚斌;杜甫的悲劇人生述評[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10 ,

本文編號:260920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60920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f59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