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文學教育觀念的轉型與重塑
本文選題: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 + 文學教育觀念 ; 參考:《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7年06期
【摘要】:文學是一種體現(xiàn)客觀事實和內心情感的藝術形式,具有極強的廣泛性,以審美價值極高的內容對人類的思想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教育。文學比史冊更能記錄社會發(fā)展,能夠從思想層面為社會發(fā)展提供源動力。我國的文學歷史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具有獨特的審美藝術;ヂ(lián)網(wǎng)降低了文學的門檻,在提速的同時也降低了作品質量。當代文學的發(fā)展令人擔憂,卻又使人滿懷希望。在現(xiàn)今的文化領域,過多的商品性文學充斥著市場,這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形態(tài),但對文學的真正內涵體現(xiàn)有較大的損傷。在這一形勢下,文學教育工作者需要適應時代特點,轉變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水平,從而促進我國文學的發(fā)展,以及居民平均素質的提升。
[Abstract]:Literature is an artistic form which embodies objective facts and inner feelings, and has a strong extensiveness. It educates human thought with the content of high aesthetic value. Literature can recor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better than the annals, and can provide the source power for the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the ideological level. Our country's literature history has a long history, deep inside information, has the unique esthetic art. The Internet has lowered the threshold of literature and lowered the quality of works while increasing speed.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s worrying but hopeful. In today's cultural field, too much commercial literature is flooded with the market, which is the inevitable form of social development, but it has great damage to the real connotation of literature. In this situation, literary educators need to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change educational ideas and teaching methods,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thu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 average quality of the residents.
【作者單位】: 渭南師范學院人文學院;
【基金】:渭南師范學院課題“大學人文通識課程‘微學習’模式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編號:HKJY201746)
【分類號】:G642;I0-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凌建英;接受美學與文學教育[J];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魯定元;文學教育芻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年01期
3 ;《文學教育》征訂與征稿啟事[J];文學教育(下);2010年08期
4 ;訂閱《文學教育》的四大好處[J];文學教育(上);2012年11期
5 ;《文學教育》征訂與征稿啟事[J];文學教育(下);2013年03期
6 ;《文學教育》征訂與征稿啟事[J];文學教育(上);2013年03期
7 ;我們需要怎樣的文學教育[J];文藝理論研究;2004年01期
8 陳國平;文學教育的涵義解讀和實際操作[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9 馬麗;重新審視文學教育 回歸文學教育本位[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10 郭海燕;;關于大學文學教育的目的及其相關問題的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0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葛紅兵;;中國文學教育亟待改革[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0年第3期(總第197期)[C];2010年
2 趙牧;;文學教育:關乎我們的未來?[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0年第3期(總第197期)[C];2010年
3 金星;;文學教育路正長[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0年第3期(總第197期)[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版編輯邋姚文放 佴榮本 古風 蘇保華;文學教育與文學的社會功能和現(xiàn)實價值[N];文藝報;2008年
2 葛永海;“文學教育”的總結與反思[N];文藝報;2011年
3 羅宗宇;文學教育要強化文學的詩性[N];文藝報;2013年
4 趙彥芳;文學教育的實現(xiàn)與分層問題[N];文藝報;2008年
5 鐵舞;創(chuàng)意寫作可以利用文學,但≠文學教育全部[N];文學報;2010年
6 趙牧;文學教育:關乎我們的未來?[N];文學報;2010年
7 賴大仁;當今何以還需要文學教育[N];文藝報;2011年
8 譚旭東;文學教育是文化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N];文藝報;2011年
9 丁國旗;回歸作為藝術教育的文學教育[N];文藝報;2011年
10 古風 賀巧梅;從“利用文學”到“不教為教”[N];文藝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秦春;中國文學教育歷史軌跡及價值反思[D];蘇州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徐瑛;梁啟超文學教育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2 張英;山東省立第二師范學校文學教育與新文學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年
3 管娜;當今時代文學教育問題探討[D];江西師范大學;2013年
4 藍世梅;文學解讀理論與文學價值初探[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5 陳婷;走進語文教育的文藝學[D];安徽大學;2013年
6 錢林曉;對大學非文學專業(yè)的文學教育若干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9851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985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