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理論循環(huán),找回現(xiàn)實感——淺議“西馬”文論難題性與馬克思主義文論的實踐品格
本文選題:馬克思主義文論 + 中國文藝理論 ; 參考:《文藝理論與批評》2016年03期
【摘要】:正建構"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是建設中國氣派的文論話語的基礎任務,也是時代擺在中國文藝理論工作者面前的責無旁貸的歷史課題。是繼續(xù)"拿來",從各種"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現(xiàn)成"理論庫存"中移置命題借以"制造"理論,還是轉而求助于其他話語資源,通過嫁接、轉換的方式來"構建"出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文藝學體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Marxist literature and art in 21st century is not only the basic task of constructing the literary discourse of Chinese style, but also the duty-bound historical subject of the times in front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and art theorists. Should we continue to "bring in" and "create" theories by shifting propositions from the ready-made "theoretical inventory" of various "Western Marxism", or should we turn to other discourse resources for help through grafting? Changing the way to "construct" the Marxist Literary style of the 21st Century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西方馬克思主義’與藝術難題”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I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盛濤;行走于美學與政治之間——馬克思主義文論的語境干涉問題探討[J];甘肅社會科學;2003年05期
2 徐貞;當代馬克思主義文藝學建設的可喜收獲——評《馬克思主義文論教程》[J];美術;2003年04期
3 張益萍;論爭、共識與創(chuàng)獲——全國馬克思主義文論學會第二十屆年會綜述[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4 李旭;;對立與超越——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論與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文論之比較[J];江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5 張弓;;何為“中國化”?——試論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化中的“中國化”問題[J];東方叢刊;2006年04期
6 孫士聰;;“西馬”視域中的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化[J];東方叢刊;2006年04期
7 胡亞敏;;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三十年[J];文學評論;2008年05期
8 胡亞敏;;主持人語:做一個堅定的有作為的馬克思主義文論工作者[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9 張永清;;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的問題意識與語境原則[J];學術月刊;2008年01期
10 孫文憲;;回顧歷史,展望未來:“馬克思主義文論與二十一世紀”學術研討會綜述[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姚鶴鳴;;文學中的文化研究和馬克思主義文論[A];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賴大仁;;馬克思主義文論的當代拓展[A];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張仁香;;馬克思主義文論應直面現(xiàn)實[A];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王連功;陳艷梅;孟方;;在發(fā)展中繼承馬克思主義文論[A];馬列文論研究——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十九屆、二十屆、二十一屆、二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5 張弓;;中國現(xiàn)代性與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化[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7年
6 歐陽友權;;全球化時代馬克思主義文論的現(xiàn)代性[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四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論文匯編[C];2002年
7 張保守;;文學不能忘記生活[A];延安文藝與先進文化建設研究——“紀念毛澤東同志《講話》發(fā)表60周年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8 ;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第二十一屆年會暨“馬克思主義文論與文學的當代性”學術研討會紀要[A];馬列文論研究——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十九屆、二十屆、二十一屆、二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9 孫書文;;革命語境與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論特質——以周揚文藝思想為個案[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五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論文匯編[C];2012年
10 嘉禾;;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的一項重大成果——七卷本《20世紀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國別研究》述評[A];中國中外文藝理論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范玉剛;在新的歷史語境下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文論[N];學習時報;2010年
2 周由強;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化研究的力作[N];文藝報;2013年
3 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教授 石家莊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 趙秀忠;視野開闊 親切生動[N];光明日報;2012年
4 張振輝;波蘭馬克思主義文論家亨利克·馬爾凱維奇[N];文藝報;2014年
5 《文學理論》教材編寫課題組;反映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論的新發(fā)展[N];光明日報;2010年
6 宋俊麗;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化研究的新成果[N];河北日報;2012年
7 記者 陳香;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改革中前進[N];中華讀書報;2008年
8 王一川;探訪被覆蓋的理論原點[N];中國教育報;2008年
9 馬建輝;維度與走向[N];文藝報;2006年
10 燕世超;強化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的問題意識[N];文藝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程鎮(zhèn)海;對全球化語境下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化若干問題的思考[D];復旦大學;2007年
2 孫士聰;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化視閾下西馬意識形態(tài)批評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3 馬兆杰;中國文學研究問題爭鳴與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化[D];復旦大學;2007年
4 趙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內涵與中國知識分子問題[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艷;中西馬克思主義文學與意識形態(tài)關系論述評[D];延安大學;2015年
2 侯平川;“中馬”文論概念體系的形成與“蘇馬”文論淵源[D];中南民族大學;2011年
3 朱珊;“物”的三副面孔[D];南開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112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811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