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意義之源——20世紀西方文論史視角
本文選題:文學作品 + 西方文學批評。 參考:《中國社會科學》2017年05期
【摘要】:正這里先從對20世紀西方文學批評的一些主要趨勢的研究開始;然后提出,形式主義及其反對者的影響以及在此過程中對文藝美學方面的強調,導致了一種不良后果:放松了對規(guī)范文學意義探尋標準的堅持;最后呼吁,我們應對文學作品(包括作者)本身原本旨在告訴讀者什么內容和意圖,給予全新關注。長期以來,人們是根據(jù)古代詩學和修辭學的標準來審查和評判文學這門所謂的
[Abstract]:It begins with the study of some major trends in western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n points out the influence of formalism and its opponents and the emphasis on literary and artistic aesthetics in the process. In the end, we call for a new attention to what the literary works (including the authors) are intended to tell the readers. For a long time, people have been reviewing and judging lit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of ancient poetics and rhetoric.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
【分類號】:I0-0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滿收;;淺談文學作品的價值[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25期
2 李軍;;淺談文學作品與文化的關系[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年05期
3 薛家寶;;試論文學作品傾向的表現(xiàn)問題——學習恩格斯的兩封信[J];鹽城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1期
4 阮幸生;文學作品學的學科性質──建構“文學作品學”的思考[J];貴州社會科學;1999年03期
5 宋淑琴;;模糊語言在文學作品中的應用[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王文戈;;文學作品中夢的真實性建構[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7 焦玉蓮;王曉嶸;;文學作品與文化的關系[J];太原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8 王愛玲;;淺談文學作品的結構[J];呂梁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9 唐海宏;;色彩在文學作品中的運用規(guī)律[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10 任滿收;;淺析文學作品價值的生成與實現(xiàn)過程——兼談文學作品的精神性和流動性[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2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梅韻;;歌頌、暴露與文學作品的傾向性[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一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第二次年會論文集[C];1981年
2 潘嘯龍;;論文學作品的“多義性”[A];安徽文學論文集(第2集)[C];2004年
3 蔡運桂;;文學作品的真實性與作家的主觀能動性[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三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第三次年會論文集[C];1983年
4 夏魯明;;文學作品姓名翻譯的探討、反思與借鑒——以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 Blood Prince的兩個中譯本為例[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王賀;;文學作品的美學特性和審美心理[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六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成立1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0年
6 胡菁娜;;理想的讀者——對“共鳴”理論的反思[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王宇中;;作家及其文學作品中愛情婚姻模式的心理分析[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虞建華;;關于文學作品名稱翻譯的一些思考[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丹妮;文學作品體現(xiàn)時間定義的三次轉變[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2 謝天振;譯介文學作品不妨請外援[N];中國文化報;2013年
3 毛立軍 奚冬琪;作家、藝術家應深入生活搞創(chuàng)作[N];人民政協(xié)報;2007年
4 濮陽榮;文學翻譯的譯寫問題[N];文藝報;2007年
5 陳競;讀者為何離我們遠去?[N];文學報;2008年
6 毛志成;文學的六種“習性”[N];中國礦業(yè)報;2002年
7 何碧玉 畢飛宇 黃葒 整理;“文學作品的價值不能依附于別的東西”[N];社會科學報;2011年
8 希利斯·米勒(美國) 國榮 譯;論文學的權威性[N];文藝報;2001年
9 高為;真實vs好看[N];湖北日報;2004年
10 主筆 王曉峰;作家的尊嚴[N];遼寧日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澄婷;文學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5年
2 朱蕾;文學作品にぉけゐ前景化言姙の翻,
本文編號:18102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810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