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遺產(chǎn):正名與證明
本文選題:藝術 + 人文學。 參考:《貴州社會科學》2017年01期
【摘要】:藝術"是一個難以言盡的詞匯。其所以如此,乃是因為它已經(jīng)被"任意"使用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不過,從"人文"的背景予以言說大致合適,因為它屬于人文范疇。然而,中國傳統(tǒng)的"人文"與西方的迥異,邊界也完全不同。邏輯性地,藝術遺產(chǎn)也自然包含著巨大的差異。因此,如何正名與證明也就成為當今學術界需要正視的問題。
[Abstract]:Art is an indescribable word.It is so because it has been "arbitrarily" used to the point.However, it is generally appropriate to speak from the background of Humanities, because it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Humanities.However, Chinese traditional humanism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West, and the boundary is completely different.Logically, the heritage of art also naturally contains great differences.Therefore, how to correct the name and the proof has become a problem that the academic circles should face.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貴州民族大學;
【分類號】:J0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谷方;;對文化藝術遺產(chǎn)的新認識[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1996年03期
2 李平;;論非物質(zhì)藝術遺產(chǎn)[J];大家;2012年04期
3 戴和冰;中國少數(shù)民族藝術遺產(chǎn)保護及當代藝術發(fā)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J];民族藝術;2004年01期
4 戴和冰;中國少數(shù)民族藝術遺產(chǎn)保護及當代藝術發(fā)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J];文藝研究;2004年01期
5 孫其業(yè);;批判是拿事實和事實比較對照——關于批制地繼承文學藝術遺產(chǎn)問題的學習筆記之一[J];學術月刊;1962年08期
6 谷方;關于文化藝術遺產(chǎn)的幾個問題[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7 李平;;文化視野下的藝術學新論[J];長城;2011年12期
8 王文章;在中國少數(shù)民族藝術遺產(chǎn)保護及當代藝術發(fā)展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4年01期
9 趙維綏;在中國少數(shù)民族藝術遺產(chǎn)保護及當代藝術發(fā)展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J];文藝研究;2004年01期
10 王文章;在中國少數(shù)民族藝術遺產(chǎn)保護及當代藝術發(fā)展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辭[J];文藝研究;2004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商報記者 王可;2010歐盟文化遺產(chǎn)獎塵埃落定[N];北京商報;2010年
2 記者 俞靈;中外專家會診民族藝術遺產(chǎn)保護[N];中國民族報;2003年
3 記者 嚴長元;研討少數(shù)民族藝術遺產(chǎn)保護[N];中國文化報;2003年
4 陳娉舒;少數(shù)民族藝術遺產(chǎn)保護引起關注[N];市場報;2004年
5 上海油畫雕塑院理論研究部主任 傅軍;有多少“藝術遺產(chǎn)”可以重來?[N];東方早報;2014年
6 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 馮驥才;重新認識和建設傳統(tǒng)節(jié)日[N];人民日報;2007年
7 曲志紅 陳 菲;三項藝術遺產(chǎn)保護工程啟動[N];人民法院報;2005年
8 莊正華;淺談文化創(chuàng)新[N];中國文化報;2007年
9 劉京華;歐洲的藝術遺產(chǎn)[N];人民法院報;2003年
10 單三婭;保護文化遺產(chǎn) 政府大有可為[N];光明日報;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昕;基于WebGIS的宗教信息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D];中山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7610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761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