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卡西爾符號美學理論的藝術構建
本文選題:符號美學 切入點:卡西爾 出處:《四川戲劇》2017年10期
【摘要】:通過對經(jīng)典美學理論的繼承和批判,卡西爾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基于符號學的美學理論,認為藝術是發(fā)現(xiàn)客觀形式、創(chuàng)造性構建形態(tài)、發(fā)散性超越現(xiàn)實的過程。藝術與美的符號本質(zhì)體現(xiàn)在藝術作品的普遍性、豐富性、真實性和特殊性等方面,藝術審美必定與藝術作品的歷史、文化、價值等相結合,與其他文化符號、物質(zhì)符號是密不可分的。藝術應該是具有"生命"存在,藝術構建是藝術符號的自主選擇與糅合的過程,是藝術家合乎規(guī)律性的自由創(chuàng)作?ㄎ鳡柗柮缹W理論的提出作為西方美學發(fā)展的重要轉(zhuǎn)折點,對近現(xiàn)代美學研究有著巨大的指引和激勵作用。
[Abstract]:By inheriting and criticizing the classical aesthetic theory, Cassier creatively puts forward the esthetics theory based on semiotics, and holds that art is the process of discovering the objective form, creatively constructing the form and diverging beyond the reality.The essence of the symbols of art and beauty is embodied in the universality, richness, authentic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the works of art. Th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art must be combined with the history, culture and value of the works of art, and with other cultural symbols.Material symbols are inseparable.Art should be the existence of "life", art construction is the process of independent choice and blending of artistic symbols, and it is a regular and free creation of artists.As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aesthetics, Cassirer's symbolic aesthetics theory has a great guiding and encouraging effect on modern aesthetic research.
【作者單位】: 鄭州輕工業(yè)學院易斯頓美術學院;
【分類號】:J0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成玉;;符號中的藝術——簡析卡西爾《人論》中的藝術觀[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2 胡友峰,何正國;卡西爾藝術哲學引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3 賀殿廣;;論卡西爾的藝術觀[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4 王蘇蘇;;卡西爾與克羅齊藝術本質(zhì)觀之比較[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06期
5 佘翠華;;卡西爾的藝術觀及其對美學研究的影響——卡西爾的《人論》解讀[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07期
6 殷崇俊;;符號美學論的藝術觀[J];戲劇之家;1999年06期
7 張偉;文化哲學與藝術分析──卡西爾的藝術文化觀[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6期
8 謝冬冰;藝術中的直覺抽象——朗格、卡西爾的抽象論[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9 王志林;;文學的符號意味[J];理論月刊;1991年12期
10 趙芳;;《人論》藝術理論分析[J];文教資料;2009年3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魯揚;;世紀回眸的別樣眼光——讀《20世紀中國浪漫主義美學》[A];東方叢刊(2000年第2輯 總第三十二輯)[C];2000年
2 王柯平;;藝術與社會的雙重關系——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理論的現(xiàn)代意義[A];和諧·創(chuàng)新·發(fā)展——首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喬煥江;走向藝術經(jīng)驗的美學[N];文藝報;2008年
2 王杰;關于文藝學和美學的現(xiàn)實性問題[N];文藝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孫曉艷;藝術與技術的辯證法[D];復旦大學;2010年
2 宋國棟;藝術的放逐與審美的拯救[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孫利軍;作為真理性內(nèi)容的藝術作品[D];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
4 孫斌;守護夜空的星座[D];復旦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慶璞;卡西爾符號論和馬克思主義藝術理論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2 靳文娟;卡西爾文藝思想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3 圣玉杰;卡西爾藝術論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4 原凌雪;符號論視域下的藝術與美[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王婷婷;當代神經(jīng)美學述評[D];華東師范大學;2016年
6 余有安;杜威審美經(jīng)驗理論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6年
7 陶國山;現(xiàn)象學與羅曼·英伽登美學[D];蘇州大學;2005年
8 李玨;翻譯研究:從接受美學到多元闡釋[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9 溫靜;接受美學與中國古代詩歌意象翻譯[D];天津理工大學;2007年
10 崔酣;哲學與藝術的融通[D];吉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6959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695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