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烏托邦空間的文本及其闡釋——審美現(xiàn)代性話語譜系中的詹姆遜
本文選題:審美現(xiàn)代性 切入點:詹姆遜 出處:《中國圖書評論》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烏托邦、空間、文本、闡釋這些概念充斥在詹姆遜著述的各個角落,其內涵的復雜性和模糊性足以令人望而卻步。此刻我們將之并置一處,目的不是為了詳細解析它們的含義,而是討論它們在詹姆遜總體性理論中的關系。這幅結構關系圖景將會揭示出,詹姆遜為何將文化和藝術批評的重心放在闡釋上,以及這種闡釋話語在西方審美現(xiàn)代性話
[Abstract]:Utopia, space, text,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concepts in every corner of Jameson's book, the complexity and ambiguity of its content is daunting. The purpose is not to analyze their meaning in detail, but to discuss their relationship in Jameson's totality. This picture of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will reveal why Jameson focused his cultural and artistic criticism on interpretation. And the discourse of interpretation in the Western Aesthetic modernity
【作者單位】: 黑龍江大學文學院;黑龍江大學文藝理論與文學批評研究中心;
【分類號】:I0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志鈞;;審美現(xiàn)代性與文藝消費的文化靈犀[J];藝術廣角;2005年06期
2 侯新兵;;精神價值層面的審美現(xiàn)代性[J];新鄉(xiāng)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6期
3 寇鵬程;;“浪漫”范式的缺失與中國審美現(xiàn)代性的癥結[J];社會科學家;2008年02期
4 李世濤;;歷史嬗變中的中國審美現(xiàn)代性——兼及中國審美現(xiàn)代性的特征[J];藝術百家;2011年01期
5 馮黎明;;藝術自律:審美現(xiàn)代性的思想資源[J];江漢論壇;2014年01期
6 宋衛(wèi)紅;論現(xiàn)代性與審美現(xiàn)代性[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7 杜吉剛;;審美現(xiàn)代性詩學的三組悖論[J];藝術廣角;2006年01期
8 付立峰;;審美現(xiàn)代性之“新奇”觀的蛻變——從波德萊爾、阿多諾到羅蘭·巴特[J];云南社會科學;2006年02期
9 陳定家;;從“后現(xiàn)代轉向”的視角理解審美現(xiàn)代性[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10 周憲;藝術世界的文化社會學分析[J];社會學研究;200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黃裳裳;;馬克思的世界文化觀與審美現(xiàn)代性[A];2003年安徽省文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2 錢中文;;我國文學理論與美學審美現(xiàn)代性的發(fā)動——評梁啟超的“新民”、“美術人”思想[A];中國現(xiàn)代美學與文論的發(fā)動:“中國現(xiàn)代美學、文論與梁啟超”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金惠敏;圖像時代的文論碎片[N];文藝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傅其林;阿格妮絲·赫勒審美現(xiàn)代性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2 寇鵬程;作為審美范式的古典、浪漫與現(xiàn)代的概念[D];復旦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侯新兵;新時期審美現(xiàn)代性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2 徐輝;現(xiàn)代性現(xiàn)象及其悖論[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5990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59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