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金的理想與中國的“鄉(xiāng)愁”——社會轉(zhuǎn)型中的審美、鄉(xiāng)愁與國家的文化認同
本文選題:羅斯金 切入點:社會轉(zhuǎn)型 出處:《南京藝術(shù)學院學報(美術(shù)與設(shè)計)》2016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借羅斯金和他的時代為本文做一個參照。羅斯金生活的英國社會,正面臨工業(yè)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之后的全面社會轉(zhuǎn)型,正式步入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而中國今天在城鎮(zhèn)化過程中,同樣處在全面步入現(xiàn)代化的轉(zhuǎn)型時期。兩個時代先后站在傳統(tǒng)文化面臨挑戰(zhàn)的臨界,一百多年前羅斯金在英國倡導審美教育和哥特復興,而今天中國在城鎮(zhèn)化的進程中,提出重塑"鄉(xiāng)愁"1,這兩者在某種程度上有著微妙的相似和聯(lián)系。對比一下羅斯金來審視今天轉(zhuǎn)型中的中國農(nóng)村,是有一定意義的。
[Abstract]:This article uses Ruskin and his time as a reference for this article. The British society in which Ruskin lives is facing a comprehensiv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fter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formally stepping into mod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China today i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two times stand at the critical point of the challenge to traditional culture. More than 100 years ago, Ruskin advocated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Gothic revival in Britain, but today China i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o some extent, there are subtle similaritie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them. It is meaningful to compare Ruskin to examine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in transition today.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規(guī)學院;
【分類號】:J0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A·G·加德納;周非;;約翰·羅斯金的生活——《迷途的天使》[J];文化譯叢;1987年04期
2 戴維·?巳,李臨艾,鄭英鋒;拜讀羅斯金[J];世界美術(shù);2001年02期
3 殷企平;;試論羅斯金的文化觀[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4 殷企平;何暢;;環(huán)境與焦慮:生態(tài)視野中的羅斯金[J];外國文學研究;2009年03期
5 金凱;;思想與情感的結(jié)合——約翰·羅斯金《芝麻與百合》中的環(huán)境意識[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6 蒲海豐;;羅斯金童話《金河王》中的水之美[J];時代文學(雙月上半月);2010年01期
7 蒲海豐;;羅斯金童話《金河王》的生態(tài)解析[J];名作欣賞;2012年21期
8 操磊;;淺析濟慈及羅斯金對想像力的觀照[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9 許瑾瑜;;羅斯金美學思想中的泛神論“整體”[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3年03期
10 劉須明;;“情感誤置”與“自我湮滅”——羅斯金對艾略特“非個性化”論的影響[J];國外文學;2013年03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侯且岸;李大釗的社會主義觀[N];學習時報;2004年
2 梁新;文明是一種高度自覺[N];吉林日報;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何暢;環(huán)境與焦慮:生態(tài)視野中的羅斯金[D];浙江大學;2010年
2 陳書煥;風景畫進入文化史[D];復旦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劉立彬;羅斯金美學思想研究[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04年
2 蔡成珍;靜謐下面的驚濤駭浪[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5年
3 張丹;論羅斯金藝術(shù)批評中的道德標準[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15年
4 孫雪;對峙與折衷[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15年
5 陳姍姍;論羅斯金自然觀和文化觀的相互融合關(guān)系[D];浙江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5597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559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