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女孩》(1-3章)翻譯實踐報告
本文關鍵詞: 自傳 目的論 翻譯策略 出處:《四川外國語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本文是一篇翻譯報告。翻譯項目原文選自《實驗室女孩》第1-3章。該書是美國夏威夷大學植物學家、化石學家厚普·嘉仁撰寫的一本自傳,講述了作者如何成長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實驗室女孩”的人生經歷。本項目所選文本是一篇自傳,屬于表達型文本;诖,譯者以目的論為支撐,采用了詞性轉換、增補與省略、重組等翻譯技巧。本翻譯報告的內容主要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翻譯項目介紹,包括背景、目標極其意義。第二部分敘述了原文背景,比如:原文介紹、原文分析及作者簡介。第三部分則陳述了譯者所采用的功能目的論的主要觀點,自傳文學的特點和翻譯策略。第四部分翻譯難點與翻譯方法,這一部分是本翻譯報告的重點,包括翻譯難點,準備工作,翻譯方法及舉例說明。第五部分總結在翻譯過程中所得到的啟發(fā)、教訓和仍待解決的問題。
[Abstract]:This is a translation report. The original text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is from chapters 1-3 of Girls in the Laboratory. The book is an autobiography written by Hupu Ka-jen, a botanist and fossil scient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uthor's life experience of growing up as a "laboratory girl". The selected text of this project is an autobiography, which is an expressive text. Based on this, the translator is supported by Skopos theory. This translation report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ranslation projects, including background.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original text, such a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original text, the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The third part presents the main viewpoints of the functional teleology adopted by the translato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autobiographical literature. Part 4th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translation methods, this part is the focus of this translation report, including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preparation work.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examples. Part 5th summarizes the enlightenment, lessons learned and problems that remain to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H315.9;I04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Xu Yuanchong,Multi-Faceted Translator[J];China Today;1998年09期
2 陳玉婷;;On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in Literary Translat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Story of an Hour[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年03期
3 李莉;;Rethinking on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nd Visibility[J];海外英語;2014年03期
4 劉玉瓊;;On Translator's Absence and Visibility——A Study on Venuti's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Strategy[J];魅力中國;2010年01期
5 張巖;;The Exploration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and Styles——From Four English Versions of Tao Te Ching[J];海外英語;2012年15期
6 Wolfgang Kubin;;Is Literal Translation Possible? Or the Ethos of a Dedicated Translator[J];國際漢學;2012年02期
7 李魯;;Portable Translator[J];英語知識;1993年10期
8 李璐;;On the Culture Elements in Translation[J];海外英語;2011年09期
9 張曉靜;張思;;Demonstration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J];海外英語;2012年19期
10 師娜;;翻譯者地位的改變(英文)[J];科技致富向導;2011年2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楊蘋;胡曉;;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Modern Chinese Prose——A Case Study of Selected Modern Chinese Prose Writings by Zhang Peiji[A];翻譯·跨文化旅游研究[C];2012年
2 李軍偉;;The Empowerment of Translators[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3 王建義;;How To Keep As Much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Original[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Informix推陳出新[N];計算機世界;2000年
2 上海 張鐸;十國語言魔術翻譯家[N];電腦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吳波;論譯者的主體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項東;工商管理教材漢譯策略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3 湯(?);當今中國的翻譯政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白冰;《遺忘的力量》翻譯實踐報告[D];遼寧大學;2015年
2 曹慧;《醫(yī)生的感受:情感如何影響醫(yī)學實踐》(節(jié)選)翻譯實踐報告[D];遼寧大學;2015年
3 劉麗娟;《人性之鑒》翻譯實踐報告[D];遼寧大學;2015年
4 岳秋翔;《創(chuàng)新總動員》翻譯實踐報告[D];遼寧大學;2015年
5 沈歡;《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古民俗》翻譯實踐報告[D];遼寧大學;2015年
6 叢嘉憶;《好工作戰(zhàn)略》翻譯實踐報告[D];遼寧大學;2015年
7 李偉棠;[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5年
8 謝莎莎;英語新聞漢譯中譯者的角色及其倫理沖突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5年
9 周曉梅;《加拿大人日常交流全接觸三—流行文化面面觀》(第四章)翻譯報告[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5年
10 嚴存庫;[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4518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451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