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政治、文化、市
本文關鍵詞: 藝術區(qū) 極簡主義 波普藝術 Houston 艾默 文化建筑 SOHO 平方英里 羅森伯格 現(xiàn)代藝術館 出處:《美術觀察》2017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一、前言蘇荷為SOHO一詞的音譯,即"豪斯頓街以南"(South of Houston Street)的縮寫,指美國紐約曼哈頓南端的一個面積0.336平方英里的區(qū)域。蘇荷藝術區(qū)從20世紀60年代興起到90年代衰落,這一時間與極簡主義到波普藝術的發(fā)展同步,其衰落又與美國當代藝術在八九十年代的興起幾乎同時發(fā)生。
[Abstract]:The preface is the transliteration of the word SOHO, or "South of Houston Street" (south of Hauston Street). An area of 0. 336 square miles at the southern tip of Manhattan, New York. The Soho Art District declined from 1960s to 90s. This time coincid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nimalism to pop art, and its decline almost coincided with the rise of American contemporary art in the 1980s and 1990s.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分類號】:J171.2
【正文快照】: 一、前言規(guī)劃史的角度對蘇荷區(qū)進行了研究。例如,李文碩的《紳士蘇荷為SOHO一詞的音譯,即“豪斯頓街以南”(South of化運動:中心城市復興的可行路徑—以紐約蘇荷區(qū)為中心Houston Street)的縮寫,指美國紐約曼哈頓南端的一個面積的個案研究》(《南京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等。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小喬;;藝術798[J];兩岸關系;2008年07期
2 藍藍;;北京798藝術區(qū)的榮耀與夢想[J];中國信用卡;2008年15期
3 李焱;;798藝術區(qū)奧運盛放[J];投資北京;2008年08期
4 高曉紅;;好一個藝術工廠——北京798藝術區(qū)[J];城建檔案;2009年01期
5 孔建華;;北京798藝術區(qū)發(fā)展研究[J];新視野;2009年01期
6 孟玉芳;;藝術區(qū)遷向何方?[J];東方藝術;2010年03期
7 盛葳;;藝術家非得聚居不可嗎?[J];美術觀察;2010年05期
8 杜曦云;;聚居于藝術區(qū):利弊共存,利大于弊[J];美術觀察;2010年05期
9 吳斯繆;;如果時光倒流,我不會再選擇進駐藝術區(qū)[J];美術觀察;2010年05期
10 孫冰;曹海鵬;;京城藝術區(qū),何處去?[J];中國經(jīng)濟周刊;2010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維佳;;798藝術區(qū)調(diào)查[A];當代北京研究(2010年第2期)[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程綺瑾;北京“798”藝術區(qū)遭遇“變更期”[N];中國文化報;2007年
2 張寶全;藝術區(qū):城市的記憶[N];經(jīng)理日報;2006年
3 徐家玲邋嚴長元;環(huán)鐵藝術區(qū):拿什么特色來提速?[N];中國文化報;2007年
4 通訊員 華鍇邋李明;798藝術區(qū)展出當年工廠老照片[N];北京日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陳彬;藝術區(qū)從未遠離鬧市[N];科技日報;2010年
6 見習記者 王洋;藝術被推土機肢解[N];中華工商時報;2010年
7 雷新;藝術區(qū)“拆遷”之痛[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8 毛莉 編譯;日本:把閑置學校變成藝術區(qū)[N];中國文化報;2010年
9 記者 徐文營 通訊員 梁雪琴;北京建設798藝術區(qū)文化新地標[N];經(jīng)濟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裴蕾;成都藝術區(qū),怎樣走得更好?[N];四川日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超;沈陽藝術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路徑研究[D];魯迅美術學院;2013年
2 李典蔓;湖南美術生態(tài)發(fā)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3 王麗萍;中國藝術區(qū)建設的演變與趨勢[D];中央美術學院;2016年
4 王正梅;北京“798”藝術區(qū)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影響[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年
5 遲海鵬;藝術區(qū)現(xiàn)狀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4年
6 鄒明奇;北京798藝術區(qū)現(xiàn)狀研究[D];河北大學;2012年
7 姜吉佳;北京當代藝術家聚落生成與發(fā)展機制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學院;2010年
8 陳冰冰;無墻的美術館[D];北京服裝學院;2012年
9 黃在;從自由生長到資本合謀[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10 彭莎莎;湖南“后湖”藝術區(qū)的發(fā)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4514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451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