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藝才器思想論
發(fā)布時間:2017-10-27 03:14
本文關鍵詞:古代文藝才器思想論
【摘要】:才器思想肇始于漢魏之際,它是在以器為用、成用為德思想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從文才出發(fā)討論德,就必然要涉及這一論題。具體到文藝范疇的才器思想,其于主體素養(yǎng)強調器量、器識,關注文才的涵受居守之道;于創(chuàng)作則以文學藝術美學價值與現實功用的關系協調為歸趨。從魏晉六朝至隋唐,相關思想經歷了三個階段:以《文心雕龍》為代表的六朝時期強調貴器用而兼文采;隋朝李諤代表政府發(fā)聲,繼承《詩大序》所宣揚的儒家文學思想本義,從文藝本位立論,強調崇本(質)抑末(華);唐代裴行儉則提出了影響深遠的"先器識而后文藝"說。后世才器思想的繼承大致延續(xù)了以下兩個維度:器識與文藝離、器識與文藝合。但無論離合,關注主體人格境界、文藝社會價值的立場是一致的。以器識為觀照,王國維所批判的羔雁的文學、啜的文學,既是古代文藝創(chuàng)作的弊病,也是當代文藝的鏡鑒。先器識后文藝的思想雖然不乏功利主義的偏見,但作為一種警示,也時時提醒文人不能沉醉于風花雪月的夢幻與辭事韻調的經營,要具有濟世熱腸與現實情懷。
【作者單位】: 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
【關鍵詞】: 才器 文才 器用 器識 先器識后文藝
【分類號】:I01
【正文快照】: 才而論“器”,是才的效益最大化發(fā)揮與避免虛浮無實而引申出的必然命題。具體到文藝范疇,所謂“才器思想”主要是指文才發(fā)揮與器量、器用、器識的關系。于主體素養(yǎng)而言,它強調器量、器識,關注文才的涵受與居守之道;于創(chuàng)作則以文學藝術美學價值與現實功用的關系協調為歸趨。文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高文翔;;詩歌讀寫二題[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年03期
2 劉淮南;“比興”也是創(chuàng)作方法[J];晉陽學刊;1994年05期
3 ;[J];;年期
,本文編號:11016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101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