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藝術表達中“能指”引發(fā)“所指”被接受的主觀能動性
本文關鍵詞:論藝術表達中“能指”引發(fā)“所指”被接受的主觀能動性
【摘要】:所有藝術門類在創(chuàng)作和表現(xiàn)作品的過程中,都致力于解決"如何表現(xiàn)"和"能夠表現(xiàn)出什么"的問題,這也是一個通過由"能指"的多樣化表現(xiàn)而達到讓觀者自發(fā)意會"所指"的過程,藝術領域中"能指"的表現(xiàn)形式有多種,諸如音樂、舞蹈、電影、雕塑、繪畫等等外在表現(xiàn)形式,而"所指"則取決于觀者對"能指"的個人解讀,來最終達到對原"所指"的超越和再認識,通過一個"我化"的彈性審美過程,來逐漸成為獨立的"他者"審美個體。
【作者單位】: 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河南教育學院藝術學院;
【關鍵詞】: 藝術表達 能指 所指 藝術語言 多樣性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XMZ032) 陜西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計劃項目(11JK0367)
【分類號】:J04
【正文快照】: 語言學家索緒爾曾指出:任何符號都是由“能指”和“所指”構成的;“能指”是指聲音、形狀等外在表現(xiàn)形態(tài)和原始呈現(xiàn)的表象,“所指”指符號內在所能反映的概念和引申意義。“能指”和“所指”在各類藝術作品呈現(xiàn)的過程中,更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一件美的藝術作品必定是創(chuàng)作者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駱小所;藝術語言:發(fā)話主體感知世界的言語形式[J];學術探索;2002年05期
2 洪泉;;藝術命題論[J];藝境(山西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3 湯志剛;形色的重組架構與藝術語言的再生[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4 王亮,章建剛;如何規(guī)定藝術[J];哲學研究;2004年05期
5 白松;藝術語言的超越性[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6 彭亞麗;“共性”的生活 “個性”的藝術[J];美術觀察;2004年06期
7 齊春紅;藝術語言的思維特質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8 聶士剛;;當代藝術——消解與重構的藝術[J];藝術評論;2007年07期
9 阮渭平;;文化情境下的當代藝術[J];美術觀察;2007年08期
10 楊育彬;邱淵;;藝術語言中的“活法”研究[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鄭欣淼;;關于藝術的民族性與藝術交流[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藝術的超越與文明的發(fā)展”藝術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蘇典娜;;從徐冰看當代藝術的“后殖民批評”[A];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C];2009年
3 王建玉;;區(qū)域概念的當代藝術,后人一步的命運?——以西安當代藝術為例[A];中央美術學院2012年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C];2013年
4 封振國;;美麗的形式——談新銳藝術及其存在的當代藝術精神狀態(tài)[A];2005年當代藝術與批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騰飛;“80后畫家”:處于藝術、市場之間[N];中國文化報;2008年
2 沙尚琪;當代藝術 你有幾張臉?[N];上海證券報;2011年
3 記者 唐子韜;藝術新秀獲機構扶持 市場價值仍需時間考驗[N];上海證券報;2013年
4 收藏家、藝評家、大連萬達集團藝術品投資負責人 郭慶祥;偽藝瘋狂[N];中國文化報;2007年
5 朱其;作為拯救的藝術[N];中華讀書報;2007年
6 ;當代藝術的意義何在[N];解放日報;2009年
7 文化部副部長 王文章;中國藝術的當代性建構[N];人民日報;2010年
8 叢曉燕;柴旭:穿越記憶[N];北京商報;2010年
9 巴黎政治學院國際關系研究中心博士 何劏;西方藝術世界里的“小世界”[N];上海證券報;2012年
10 王嘉邋朱大勇;展線長達兩公里 成都當代藝術讓你一次看個夠[N];成都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秦政;價值·生活·想象[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馮莎;藝術在別處[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曾令香;多元互動:公共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13年
4 劉泰然;變化的宇宙觀:中國藝術精神再闡釋[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趙軍;再議摹仿與米梅西斯(mimesis)[D];中國美術學院;2008年
6 于學文;中國當代藝術中的西方模版[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翟應增;藝術語言產(chǎn)生的心理分析[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呂亞萍;論藝術語言的彈性美[D];云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孫大棠;中國當代藝術進程中的“觀眾”與“西方”[D];中國美術學院;2010年
4 楊洪毅;“觀念”介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艷俗藝術的社會指向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楊剛;藝術語言的言語生成機制分析[D];云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邱淵;藝術語言與審美體驗的互動關系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張朋軍;文化史語境與藝術闡釋[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楊杰;在藝術的語境下談“存在”與“棲居”[D];中國美術學院;2013年
9 李洪平;藝術語言符號的生成及其言語形式[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趙娟;從“個性表達”與“宏大敘事”來探析80后藝術作品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狀態(tài)[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9118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91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