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美學視角下的《英譯元曲200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9 20:25
本文關鍵詞:模糊美學視角下的《英譯元曲200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模糊美學 《英譯元曲200首》 形式 韻律 意象 意境
【摘要】: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唐詩偏重體之勢,宋詞注重律之美,元曲追求韻之致,成為我國文學發(fā)展史上的三座高峰。作為元代文學發(fā)展的最高成就,元曲雖在數(shù)量上不及唐詩淵藪,格律上不如宋詞嚴格,但其獨特的體裁和藝術成就卻足以與兩者相媲美鼎足而三,可見元曲之美有其獨到的魅力。詩歌美感的傳遞歷來是翻譯中的難點,相較于唐詩、宋詞的英譯,元曲英譯歷來被視作“難中之難”,甚至有些學者認為“元曲不可譯”。元曲以其獨特的藝術手法,在中國詩歌史上占據(jù)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席,對于我國文化的外向傳播意義重大,因而元曲的翻譯尤為重要。 本文運用模糊美學理論,以《英譯元曲200首》為個案研究對象,對譯者在翻譯時結構形式、韻律、意象、意境等方面的傳達和保真進行研究,通過對其英譯本進行個案研究分析,旨在對譯本的形成過程和模糊美感的再現(xiàn)進行描述和詳細分析,進而探討模糊美學理論在元曲和英譯本中的審美再現(xiàn),并借助相關文獻資料對周方珠教授的翻譯策略進行總結,最終得出元曲英譯在原作模糊美傳達上的一些規(guī)律,以期有更多的學者把起步相對較晚的模糊美學理論推而廣之,進一步豐富翻譯學的內(nèi)涵,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本文采取文獻分析、定量研究等方法,從模糊美學的理論視角分析元曲英譯,在《英譯元曲200首》文本分析的基礎上,找出模糊美學與翻譯學的關聯(lián),并在厘定其關系的基礎上,得出元曲英譯模糊美傳達的規(guī)律,找到中西文化在元曲翻譯上殊途同歸的關聯(lián)點與突破點。到目前為止,學界對古詩詞英譯進行研究的學者相對較多。然而,以模糊美學為理論基礎對元曲或元曲英譯進行研究的學者相對較少,可謂鳳毛麟角。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即是從模糊美學理論出發(fā)研究元曲英譯。 首先,本文陳述了本篇論文的研究背景和意義,研究的必要性,本文的研究目,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文本框架。 其次,文章綜述了元曲研究及元曲英譯在國內(nèi)外的研究狀況,并簡要介紹周方珠教授在元曲英譯方面的貢獻并重點指出周教授的力作與模糊美學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在本章節(jié)的尾部簡要敘述了模糊美學理論對元曲英譯的指導意義,從而而引入文章的理論框架。 再次,文章簡要介紹了本篇論文的理論框架——模糊美學理論。本章在分析模糊美特征的基礎上,輔之以元曲英譯之實例,分析模糊美學理論與元曲英譯的關聯(lián)點,促使二者共同致力于元曲的國際化。 然后,本文著重分析并探討周教授譯作在模糊美學理論指導下的的再現(xiàn)。首先分析了元曲英譯中模糊美學的獨特價值,接著探討翻譯過程中影響美感的可能性因素,進而具體分析模糊美感在周教授作品中的再現(xiàn)與保留。通過這一視角探討元曲英譯,最后得出相關的翻譯策略,以幫助學者對譯本有更好的解讀。 最后總結全文,指出本文不足之處并為未來的研究提供些許可行的建議。 基于模糊美學理論,以周方珠教授的《英譯元曲200首》為個案研究,本文作者認為模糊美學對于古典著作的英譯,尤其是元曲英譯有重大的指導作用;周教授的翻譯策略更是應為學者們所珍視并付諸實踐。
【關鍵詞】:模糊美學 《英譯元曲200首》 形式 韻律 意象 意境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315.9;I046
【目錄】:
- Acknowledgments4-5
- Abstract5-8
- 摘要8-12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2-18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3-14
- 1.2 Signific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Paper14-15
- 1.3 Objectives of the Paper15-16
-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Paper16-18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8-29
- 2.1 General Survey of Yuanqu Poems18-19
- 2.2 General Survey on the Translation of Yuanqu Poems19-26
- 2.2.1 Foreign Research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Yuanqu Poems20-22
- 2.2.2 Domestic Research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Yuanqu Poems22-24
- 2.2.3 Professor Zhou Fangzhu and his 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200 Yuanqu Poems24-26
- 2.3 General Survey on the Study of Fuzzy Aesthetics26-29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9-34
- 3.1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Fuzzy Aesthetics29-30
- 3.2 Characteristics of Fuzzy Aesthetics30-34
- 3.2.1 Uncertainty of Fuzzy Aesthetics30-31
- 3.2.2 Totality of Fuzzy Aesthetics31-32
- 3.2.3 Inter-permeability of Fuzzy Aesthetics32-34
- Chapter Four Fuzzy Aesthetics in Translation of Professor Zhou's Version34-68
- 4.1 Aesthetic Value of Fuzziness in Translation of Poems34-36
- 4.2 Determinants Caused Fuzzy Beauty in Translation of Poems36-40
- 4.2.1 The Specialty of Yuanqu Poems36-37
- 4.2.2 The Conditionalit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37-39
- 4.2.3 The Subjective Dynamics of Aesthetic Subject39-40
- 4.3 Reproduction of Fuzzy Beauty in Translation of Professor Zhou's Version40-58
- 4.3.1 Form Fuzzy Beauty41-44
- 4.3.2 Phonological Fuzzy Beauty44-54
- 4.3.2.1 In terms of rhyme scheme44-48
- 4.3.2.2 In terms of rhythmic scheme48-50
- 4.3.2.3 In terms of reduplication50-52
- 4.3.2.4 In terms of onomatopoeic words52-54
- 4.3.3 Imagery Fuzzy Beauty54-56
- 4.3.4 Fuzzy Beauty in Artistic Conception56-58
- 4.4 Strategies Employed in Yuanqu Poems Translation58-68
- 4.4.1 Gap Leaving58-61
- 4.4.2 Neither Overtranslation nor Undertranslation61-64
- 4.4.3 Shift Between Fuzziness and Preciseness64-68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8-72
- 5.1 Summary of the Study68-69
- 5.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69-70
- 5.3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70-72
- Works Cited72-75
- Publications7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方珠;;論元散曲翻譯中的模糊再現(xiàn)[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2 劉桂蘭;;詩歌翻譯理論與實踐的五象建構——《元曲一百五十首》的英譯解讀[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9期
3 孫幫根;;辜譯《元曲一百五十首》賞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4 吳禮敬;;元散曲英譯:回顧與展望[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5 車永強;;意境的接受美學解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6 田漢;關于“關漢卿”的通信[J];劇本;1958年06期
7 張積模;論元曲的翻譯[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3年06期
8 趙志方;英語世界中的元散曲翻譯及研究[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9 袁剛;;從選詞、修辭、意象解讀元曲英譯——以周方珠的《天凈沙·秋思》譯本為例[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10 袁晶;張明;吳金華;;模糊美學視角下的元曲《壽陽曲·遠浦帆歸》英譯[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8期
,本文編號:7028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702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