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學誠著述若干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6-03 04:54
章學誠是清代著名的文史學家,他在文史理論領域的成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并被大力的宣揚,然而在其理論的耀眼光環(huán)之下,章學誠實踐自已文史理論的具體的作品卻被極度忽略了。僅有的幾篇研究章學誠的散文的文章通常也只是局限在《文史通義》之上,對于文集以及方志等作品中的傳、記、墓志銘等作品就關注的更少了。章學誠在文史理論上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研究他的文集與方志作品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章學誠的文史理論。 本文以清代著名的文史學家章學誠為研究對象,具體研究主要圍繞其代表性著述《文史通義》的版本與傳記散文兩個方面展開。在《文史通義》的版本的探討方面,筆者主要以被學者忽略的章學誠文章中的自注作為研究的突破口,結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試圖總結出《文史通義》的最佳版本。在傳體散文的研究方面,本文主要探討了章學誠有關傳記散文提出的理論以及他將這些理論在自已的文集以及方志傳體文章中的應用。
【文章頁數】: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章學誠的學術成就
第二節(jié) 章學誠研究綜述
一、《章氏遺書》刊刻以前學者對于章學誠學術的接受
二、《章氏遺書》刊刻之后的章學誠研究綜述
第三節(jié) 選題緣由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史通義》版本考論
第一節(jié) 《文史通義》版本研究簡述
第二節(jié) 章學誠編著《文史通義》原始構想探析
一、《校讎通義》與《文史通義》合刊的問題
二、方志理論能否入《文史通義》的問題
三、序、錄、書、記諸體能否入《文史通義》的問題
四、雜論
第二章 章學誠的傳記文學觀
第一節(jié) 章學誠對于“傳記”的認識
一、“傳記”意旨的演變以及傳與記的區(qū)別
二、對于史傳與文集中的傳的理解
第二節(jié) “傳”中體現(xiàn)出的史學之文的創(chuàng)作理論
一、對傳體文章“真”的要求
二、對于傳記中“文”與“質”的辨析
第三章 章學誠的傳體文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男效才良,女慕貞潔--《文集》中的傳體文
一、對譜系的注重
二、對德行修養(yǎng)的注重
三、對傳奇筆法的運用
第二節(jié) 文韜武略,經濟一方--方志中的傳體文
一、融紀事本末于史傳
二、融學術于史傳
三、官方視角與史家大義的結合
結語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828698
【文章頁數】: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章學誠的學術成就
第二節(jié) 章學誠研究綜述
一、《章氏遺書》刊刻以前學者對于章學誠學術的接受
二、《章氏遺書》刊刻之后的章學誠研究綜述
第三節(jié) 選題緣由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史通義》版本考論
第一節(jié) 《文史通義》版本研究簡述
第二節(jié) 章學誠編著《文史通義》原始構想探析
一、《校讎通義》與《文史通義》合刊的問題
二、方志理論能否入《文史通義》的問題
三、序、錄、書、記諸體能否入《文史通義》的問題
四、雜論
第二章 章學誠的傳記文學觀
第一節(jié) 章學誠對于“傳記”的認識
一、“傳記”意旨的演變以及傳與記的區(qū)別
二、對于史傳與文集中的傳的理解
第二節(jié) “傳”中體現(xiàn)出的史學之文的創(chuàng)作理論
一、對傳體文章“真”的要求
二、對于傳記中“文”與“質”的辨析
第三章 章學誠的傳體文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男效才良,女慕貞潔--《文集》中的傳體文
一、對譜系的注重
二、對德行修養(yǎng)的注重
三、對傳奇筆法的運用
第二節(jié) 文韜武略,經濟一方--方志中的傳體文
一、融紀事本末于史傳
二、融學術于史傳
三、官方視角與史家大義的結合
結語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8286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828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