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古文小品譯英的后殖民視閾解讀——以林譯清言小品《幽夢影》為例
發(fā)布時(shí)間:2023-05-18 21:43
以林語堂譯《幽夢影》為例,深入闡釋作為"他者"的華人譯者如何順應(yīng)西方文化語境來言說自己的民族文化,并通過對文本擇選及翻譯策略的操縱,跨越中西方在文化圖式、語言符碼及心理情感上的鴻溝,建立意義與情感的勾連,成功接入西方話語體系。"自我東方化"作品參與了"東方想象"的共同建構(gòu),雖然未擺脫西方主流話語對邊緣話語的控制,但也具有抵抗文化霸權(quán)和種族中心主義,推動(dòng)世界文化多元化發(fā)展的積極力量。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概述
2 自我東方主義與雜糅的文化身份
3 清言小品跨文化傳播中的策略性接合與重構(gòu)
3.1 文本題材的擇選:“去政治化”與“陌生化”
3.2 文化圖式的策略性重構(gòu):國俗詞匯的改譯
3.3 語言規(guī)范上的歸化處理
4 結(jié)束語
本文編號:3819049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概述
2 自我東方主義與雜糅的文化身份
3 清言小品跨文化傳播中的策略性接合與重構(gòu)
3.1 文本題材的擇選:“去政治化”與“陌生化”
3.2 文化圖式的策略性重構(gòu):國俗詞匯的改譯
3.3 語言規(guī)范上的歸化處理
4 結(jié)束語
本文編號:38190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81904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