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自譯者身份的主體性對譯作的影響——以張愛玲《金鎖記》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2-02-25 04:28
譯者主體性是指譯者為實現(xiàn)翻譯目的而在翻譯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能動性。張愛玲作為《金鎖記》的自譯者,其個人復雜的背景、雙重文化傳播者以及女權(quán)主義的代表等身份主體性特征對其自譯活動有著重要的影響。
【文章來源】:遼寧科技學院學報. 2020,22(04)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復雜的背景身份的影響
2 雙重文化傳僠者身份的影響
3 女權(quán)主義代表身份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荒涼的美——淺評《金鎖記》[J]. 代軍詩. 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7(03)
[2]張愛玲自譯作品的女性主義闡釋[J]. 王耀華. 海外英語. 2012(02)
[3]論譯者主體性——從譯者文化地位的邊緣化談起[J]. 查明建,田雨. 中國翻譯. 2003(01)
本文編號:3643740
【文章來源】:遼寧科技學院學報. 2020,22(04)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復雜的背景身份的影響
2 雙重文化傳僠者身份的影響
3 女權(quán)主義代表身份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荒涼的美——淺評《金鎖記》[J]. 代軍詩. 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7(03)
[2]張愛玲自譯作品的女性主義闡釋[J]. 王耀華. 海外英語. 2012(02)
[3]論譯者主體性——從譯者文化地位的邊緣化談起[J]. 查明建,田雨. 中國翻譯. 2003(01)
本文編號:36437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64374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