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海洋文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14 21:19
從先秦開始,中國人民就開始了小規(guī)模的海洋實踐活動。伴隨著這些海洋實踐活動,誕生了最早的海洋文學,從此中國海洋文學走上了正式發(fā)展的道路。先秦海洋文學具有明顯的自然崇拜特征!渡胶=(jīng)》作為中國古代海洋文學的扛鼎之作,不僅在以虛構(gòu)的異國他鄉(xiāng)風物作為文學敘事元素,而且以表達對高高在上的他者——主要是以海洋為代表的自然力量的尊崇。這種審美意識被傳承下來。在后期的海洋文學作品中,仍然可以依稀找尋到這一自然崇拜的意識存在。秦漢魏晉時期,海洋文學與時代精神結(jié)合在一起,表現(xiàn)出了新的發(fā)展和特色,即人類對于海洋的初步了解以及由此而已的海洋神秘性的部分消解。這一時期的海洋文學很好地傳承了《山海經(jīng)》中所寄寓的審美意識,也融合進了對于自我的初步思考,這一切都對隋唐海洋文學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隋唐海洋文學作為中國古代海洋文學發(fā)展史上承上啟下的一環(huán),具有重大的意義。它促成了中國海洋文學在隨后的發(fā)展階段中審美意識的嬗變,引導海洋文學向全新的方向發(fā)展,形成了海洋文學新的價值取向。在敘述元素系統(tǒng)方面,隋唐海洋文學雖然繼承了前期海洋文學的幻想性質(zhì),但在其后的發(fā)展中將眼光逐漸從海洋轉(zhuǎn)向人類的實踐活動,吸收和容納了多樣的敘事元素,...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海洋文學的誕生
二、海洋文學的定義
三、研究隋唐海洋文學的意義
四、歷代學者對于隋唐海洋文學研究的概況
第一章 隋唐海洋文學
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海洋文學的演變
一、先秦海洋文學
二、秦漢魏晉南北朝海洋文學
三、隋唐海洋文學
四、宋元海洋文學
五、明清海洋文學
第二節(jié) 隋唐海洋文學的發(fā)展背景
一、歷史背景:政治、經(jīng)濟、外交、文化的全面繁榮
二、文學背景:類型文學的爆發(fā)
第三節(jié) 隋唐海洋文學傳承的基本特征
一、敘事元素的幻想性質(zhì)
二、對于海洋力量的歌詠主題
三、浪漫主義的審美理想背后所隱藏的他者為上意識
第二章 隋唐海洋文學的超越
第一節(jié) 超越的準備條件
一、朝貢制度下的文化宗主國姿態(tài)
二、對異國文化的獵奇心理
三、魏晉個性解放的余波
第二節(jié) 超越的具體表現(xiàn)
一、敘事元素系統(tǒng)的更新
二、主題的突破
三、審美意識的轉(zhuǎn)變
第三節(jié) 超越的實質(zhì)
第三章 隋唐海洋文學的價值
第一節(jié) 隋唐海洋文學的影響
一、開啟了以人類海洋實踐活動為基本的海洋敘事元素系統(tǒng)
二、啟發(fā)了后世海洋文學對人類歌詠和批判的雙重主題
三、激發(fā)了后世海洋文學文本中對人的主體性的普遍重視
第二節(jié) 隋唐海洋文學的價值
一、促進了海洋意象的物理化進程
二、推動了現(xiàn)實主義的盛行
三、推進了朦朧英雄主義的世俗化進程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海神信仰發(fā)生演變過程及其人化影響[J]. 郭泮溪. 民俗研究. 2009(04)
[2]論隋唐海洋文學[J]. 趙君堯.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2009(05)
[3]從《山海經(jīng)》等海洋神話探索東海岸海島先民的生存狀態(tài)[J]. 金濤. 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9(02)
[4]從他者想象到自我鏡像——談《鏡花緣》對殊方異域傳說的繼承與發(fā)展[J]. 王青.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5]從內(nèi)陸傳奇到海洋神話——西游故事的海洋化歷程[J]. 王青. 明清小說研究. 2009(01)
[6]論宋元海洋文學主題取向與藝術(shù)特色[J]. 葉冬娜,葉向東. 網(wǎng)絡財富. 2009(08)
[7]觀念更新與海洋文學創(chuàng)作[J]. 李松岳.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9(01)
[8]《暴風雨》后的沉思:海洋文學概念探究[J]. 段漢武.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9(01)
[9]中國古代海洋小說的邏輯起點和原型意義——對《山海經(jīng)》海洋敘事的綜合考察[J]. 倪濃水.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1)
[10]明清小說視野中的海洋發(fā)展[J]. 唐琰. 明清小說研究. 2008(03)
碩士論文
[1]性別角色認同視角下的女著男裝現(xiàn)象[D]. 杜嫻婷.北京服裝學院 2010
[2]唐詩中的海洋意象與唐人的海洋意識[D]. 尚光一.中國海洋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89230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海洋文學的誕生
二、海洋文學的定義
三、研究隋唐海洋文學的意義
四、歷代學者對于隋唐海洋文學研究的概況
第一章 隋唐海洋文學
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海洋文學的演變
一、先秦海洋文學
二、秦漢魏晉南北朝海洋文學
三、隋唐海洋文學
四、宋元海洋文學
五、明清海洋文學
第二節(jié) 隋唐海洋文學的發(fā)展背景
一、歷史背景:政治、經(jīng)濟、外交、文化的全面繁榮
二、文學背景:類型文學的爆發(fā)
第三節(jié) 隋唐海洋文學傳承的基本特征
一、敘事元素的幻想性質(zhì)
二、對于海洋力量的歌詠主題
三、浪漫主義的審美理想背后所隱藏的他者為上意識
第二章 隋唐海洋文學的超越
第一節(jié) 超越的準備條件
一、朝貢制度下的文化宗主國姿態(tài)
二、對異國文化的獵奇心理
三、魏晉個性解放的余波
第二節(jié) 超越的具體表現(xiàn)
一、敘事元素系統(tǒng)的更新
二、主題的突破
三、審美意識的轉(zhuǎn)變
第三節(jié) 超越的實質(zhì)
第三章 隋唐海洋文學的價值
第一節(jié) 隋唐海洋文學的影響
一、開啟了以人類海洋實踐活動為基本的海洋敘事元素系統(tǒng)
二、啟發(fā)了后世海洋文學對人類歌詠和批判的雙重主題
三、激發(fā)了后世海洋文學文本中對人的主體性的普遍重視
第二節(jié) 隋唐海洋文學的價值
一、促進了海洋意象的物理化進程
二、推動了現(xiàn)實主義的盛行
三、推進了朦朧英雄主義的世俗化進程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海神信仰發(fā)生演變過程及其人化影響[J]. 郭泮溪. 民俗研究. 2009(04)
[2]論隋唐海洋文學[J]. 趙君堯.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2009(05)
[3]從《山海經(jīng)》等海洋神話探索東海岸海島先民的生存狀態(tài)[J]. 金濤. 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9(02)
[4]從他者想象到自我鏡像——談《鏡花緣》對殊方異域傳說的繼承與發(fā)展[J]. 王青.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5]從內(nèi)陸傳奇到海洋神話——西游故事的海洋化歷程[J]. 王青. 明清小說研究. 2009(01)
[6]論宋元海洋文學主題取向與藝術(shù)特色[J]. 葉冬娜,葉向東. 網(wǎng)絡財富. 2009(08)
[7]觀念更新與海洋文學創(chuàng)作[J]. 李松岳.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9(01)
[8]《暴風雨》后的沉思:海洋文學概念探究[J]. 段漢武.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9(01)
[9]中國古代海洋小說的邏輯起點和原型意義——對《山海經(jīng)》海洋敘事的綜合考察[J]. 倪濃水.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1)
[10]明清小說視野中的海洋發(fā)展[J]. 唐琰. 明清小說研究. 2008(03)
碩士論文
[1]性別角色認同視角下的女著男裝現(xiàn)象[D]. 杜嫻婷.北京服裝學院 2010
[2]唐詩中的海洋意象與唐人的海洋意識[D]. 尚光一.中國海洋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892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58923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