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作品的“文體互滲”現(xiàn)象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11 19:34
冰心可謂是20世紀中國文壇上一個獨特的存在。在她將近80年的文學寫作生涯中,散文和小說一直貫穿始終,并時常呈現(xiàn)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體互滲”現(xiàn)象。她為我們留下了許多風格鮮明、文體獨特的文學作品,是一位值得研究的作家。由于冰心作品的“文體互滲”現(xiàn)象在不同時期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因此,本論文以冰心文體風格轉變的時間節(jié)點為分界點,分為早期(1919年-1950年)、中期(1951年-1966年)和晚期(1977年-1999年),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冰心各個時期“文體互滲”的表現(xiàn)形式、成因及意義。以期在“文體互滲”視域,對冰心作品的文體風格進行整體的把握,并由此拓寬冰心的研究視角。引言部分首先闡明了對冰心作品“文體互滲”現(xiàn)象研究的必要性,然后重點闡釋“文體互滲”這個理論概念,同時分析了冰心研究的歷史和現(xiàn)狀,并指出從“文體互滲”這一角度對冰心進行研究的意義和價值。第一章闡述了冰心早期作品的文體越界風貌。冰心是“五四”時期走上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的女作家之一。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第一代開拓者,在革故鼎新的“五四”文學浪潮中,擺脫舊文學的限制與束縛,探尋文學發(fā)展的新出路成為冰心自覺的文學追求。然而,初涉文...
【文章來源】:遼寧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偶然”的滲透:前期作品的文體越界風貌
(一)小說的真實呈現(xiàn)
(二)散文的體式微探
二、“溫情”的雜糅:中期作品的跨文體書寫
(一)小說的異質品格
(二)散文的“失真”表達
三、誠摯的深思:晚期作品的“文體互滲”反思
(一)小說體式的“恒”與“新”
(二)散文體式的“!迸c“變”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透視冰心散文創(chuàng)作經(jīng)——從《小橘燈》的文體屬性談起[J]. 喬世華. 文化學刊. 2015(10)
[2]冰心在重慶的散文創(chuàng)作漫議[J]. 劉家鳴. 文學與文化. 2012(04)
[3]《關于女人》:一個獨特的女性主義前文本[J]. 程懿. 宜春學院學報. 2008(01)
[4]論冰心文體的時代意義[J]. 吳進. 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3)
[5]茅盾散文中象征手法的運用[J]. 秦其良. 榆林學院學報. 2005(01)
[6]論冰心《關于女人》的文體特征和文體意義[J]. 江震龍,徐立錢. 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4)
[7]論散文題材的寫實美[J]. 曾煥鵬. 泉州師范學院學報. 2003(01)
[8]冰心小說文體新論[J]. 林榮松. 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2)
[9]當代散文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幾個問題[J]. 劉錫慶.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1(01)
[10]冰心小說探索[J]. 李玲. 文學評論. 1996(04)
碩士論文
[1]論冰心后期散文的創(chuàng)作轉變[D]. 王艷波.延邊大學 2012
[2]論冰心的小說創(chuàng)作[D]. 李廷姬.西北大學 2000
本文編號:3393591
【文章來源】:遼寧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偶然”的滲透:前期作品的文體越界風貌
(一)小說的真實呈現(xiàn)
(二)散文的體式微探
二、“溫情”的雜糅:中期作品的跨文體書寫
(一)小說的異質品格
(二)散文的“失真”表達
三、誠摯的深思:晚期作品的“文體互滲”反思
(一)小說體式的“恒”與“新”
(二)散文體式的“!迸c“變”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透視冰心散文創(chuàng)作經(jīng)——從《小橘燈》的文體屬性談起[J]. 喬世華. 文化學刊. 2015(10)
[2]冰心在重慶的散文創(chuàng)作漫議[J]. 劉家鳴. 文學與文化. 2012(04)
[3]《關于女人》:一個獨特的女性主義前文本[J]. 程懿. 宜春學院學報. 2008(01)
[4]論冰心文體的時代意義[J]. 吳進. 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3)
[5]茅盾散文中象征手法的運用[J]. 秦其良. 榆林學院學報. 2005(01)
[6]論冰心《關于女人》的文體特征和文體意義[J]. 江震龍,徐立錢. 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4)
[7]論散文題材的寫實美[J]. 曾煥鵬. 泉州師范學院學報. 2003(01)
[8]冰心小說文體新論[J]. 林榮松. 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2)
[9]當代散文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幾個問題[J]. 劉錫慶.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1(01)
[10]冰心小說探索[J]. 李玲. 文學評論. 1996(04)
碩士論文
[1]論冰心后期散文的創(chuàng)作轉變[D]. 王艷波.延邊大學 2012
[2]論冰心的小說創(chuàng)作[D]. 李廷姬.西北大學 2000
本文編號:33935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39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