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紹虞中國詩學批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10 07:04
郭紹虞作為中國文學批評史學科的奠基者之一,其學術成就與歷史地位已有公論。本文對郭紹虞的定位不純粹以文學批評史學科的建設為參照,而是將其置于中國文學理論的總體發(fā)展框架下,在全球化語境中,以一種學術的、文學的、文化的反思視域,重新審視“郭紹虞經(jīng)驗”,以期發(fā)掘其中可以對建設中國特色文學理論發(fā)揮建構性作用的理論訴求和價值取向。本文以文學闡釋學、文化詩學為主要方法,兼采后殖民主義批評理論,將郭紹虞的學術體系與其“建立具有中國民族特點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學術理想作為一個有機體,通過歷史梳理與現(xiàn)象分析相結合,細繹其中國詩學批評的知識形態(tài)、理論范式和文學批評觀。通過剖析其主體人格個性及新文化思潮、近現(xiàn)代西方文藝美學思想的影響,實證性地闡發(fā)郭紹虞中國詩學批評現(xiàn)代性表征,并力圖從文化、學術和個性心理的角度,反思其所以存在矛盾和局限的可能原因,探尋其對中國文學理論的建構性價值。本文認為,郭紹虞以中國文學批評史為核心領域,以詩學范疇批評、詩話考論、詩學語言批評和文體學批評為知識維度,構建了自己完整的學術體系;他以自己獨特的材料和方法,建構了“以問題為綱”的研究范式、歷史還原的詮釋范式,并呈現(xiàn)出文化詩學的意...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15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郭紹虞中國詩學批評的接受史
二、本文的研究對象與意義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與基本內(nèi)容
第一章 郭紹虞的生平與著述
一、郭紹虞的生平
二、郭紹虞的著述
第二章 郭紹虞中國詩學批評的知識體系
一、詩學范疇批評
二、詩話研究
三、詩學語言批評
四、文體學批評
第三章 郭紹虞中國詩學批評的范式建構
一、研究范式:"以問題為綱"
二、詮釋范式:"保存古人的面目"
三、意義范式:通向一種"文化詩學"
第四章 郭紹虞中國詩學批評的現(xiàn)代性表征及矛盾
一、"狷"而時"狂"的知識分子人格性情
二、"整理國故"與新思潮的碰撞
三、西方文藝美學思想的涵容
四、郭紹虞的矛盾
余論
附錄 郭紹虞學術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曹禺的苦悶——曹禺百年文化反思[J]. 廖奔. 文學評論. 2011(02)
[2]郭紹虞與西方文學思潮——《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范例論析[J]. 閆月珍. 文學評論. 2010(01)
[3]新世紀文論轉型及其問題域[J]. 黨圣元. 北方論叢. 2009(03)
[4]“朝向事物本身”與“實事求是”——對現(xiàn)象學和唯物論的基本原則的反思[J]. 張慶熊. 哲學研究. 2008(10)
[5]論郭紹虞的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J]. 陳亦橋. 貴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8(05)
[6]古代文論研究中生存論視域對古今之爭的超越[J]. 孟憲浦. 天府新論. 2008(03)
[7]論郭紹虞的《詩話叢話》[J]. 劉暢. 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2)
[8]論中國古代文論的中國化道路——對“中國文學批評”學科史的反思[J]. 曹順慶,王超. 中州學刊. 2008(02)
[9]略析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J]. 賴愛清. 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版). 2008(03)
[10]古代文論現(xiàn)代化之審思[J]. 周興陸. 文藝理論研究. 2008(01)
本文編號:3129199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15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郭紹虞中國詩學批評的接受史
二、本文的研究對象與意義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與基本內(nèi)容
第一章 郭紹虞的生平與著述
一、郭紹虞的生平
二、郭紹虞的著述
第二章 郭紹虞中國詩學批評的知識體系
一、詩學范疇批評
二、詩話研究
三、詩學語言批評
四、文體學批評
第三章 郭紹虞中國詩學批評的范式建構
一、研究范式:"以問題為綱"
二、詮釋范式:"保存古人的面目"
三、意義范式:通向一種"文化詩學"
第四章 郭紹虞中國詩學批評的現(xiàn)代性表征及矛盾
一、"狷"而時"狂"的知識分子人格性情
二、"整理國故"與新思潮的碰撞
三、西方文藝美學思想的涵容
四、郭紹虞的矛盾
余論
附錄 郭紹虞學術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曹禺的苦悶——曹禺百年文化反思[J]. 廖奔. 文學評論. 2011(02)
[2]郭紹虞與西方文學思潮——《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范例論析[J]. 閆月珍. 文學評論. 2010(01)
[3]新世紀文論轉型及其問題域[J]. 黨圣元. 北方論叢. 2009(03)
[4]“朝向事物本身”與“實事求是”——對現(xiàn)象學和唯物論的基本原則的反思[J]. 張慶熊. 哲學研究. 2008(10)
[5]論郭紹虞的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J]. 陳亦橋. 貴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8(05)
[6]古代文論研究中生存論視域對古今之爭的超越[J]. 孟憲浦. 天府新論. 2008(03)
[7]論郭紹虞的《詩話叢話》[J]. 劉暢. 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2)
[8]論中國古代文論的中國化道路——對“中國文學批評”學科史的反思[J]. 曹順慶,王超. 中州學刊. 2008(02)
[9]略析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J]. 賴愛清. 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版). 2008(03)
[10]古代文論現(xiàn)代化之審思[J]. 周興陸. 文藝理論研究. 2008(01)
本文編號:31291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129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