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著述引《詩》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06 00:34
直接引用《詩》句,借助“重言”以論述是古人著述的一大特色,這一方式出現(xiàn)于先秦時期,到兩漢達到高潮,并一直為后人所沿用。兩漢時期經(jīng)學興盛,著述中直接引《詩》的現(xiàn)象就顯得極為突出,此時的引《詩》行為,不僅數(shù)量龐大,引《詩》形式也基本固定,具有更加明顯的共性和時代特征。從這些被引用的《詩》句及其應用的語境中,我們可以獲得大量漢代《詩》學的信息,了解時人對《詩》篇及《詩》句的理解、各家《詩》學流派的同異以及當時文人們的思想狀況。因此,研究漢人引《詩》行為、將《詩》作為漢代文人書面語料庫的重要資源來加以關注和探究,是我們貼近真實的漢代《詩經(jīng)》學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本文首先對現(xiàn)存兩漢著述的引《詩》情況加以全面系統(tǒng)的搜集、整理和分類,再于此基礎上對這一重要現(xiàn)象進行深入探討:歸納分析其引《詩》取意、引《詩》目的、引用方式,以及在此過程中《詩》所發(fā)揮的具體作用。通過這些分析,探索研究兩漢著述直接引《詩》展現(xiàn)出來的特點。最后,將這些分析的結(jié)果與特點與先秦時期的引《詩》情況進行對比,以此進一步勾勒出先秦至兩漢直接引《詩》行為繼承、發(fā)展的脈絡。
【文章來源】: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1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jié) 漢代引《詩》方式
第二節(jié) 漢代引《詩》目的
第三節(jié) 《詩》在兩漢著述中的“角色”
第二章 漢代引《詩》套語現(xiàn)象
第一節(jié) 套語類型
第二節(jié) 套語出現(xiàn)的原因及意義
第三章 漢代著述引《詩》與漢代《詩》學之關系
第一節(jié) 引《詩》與解《詩》之關系
第二節(jié) 由引《詩》行為看四家《詩》關系
第三節(jié) 由引《詩》行為看漢代《詩》學
第四章 先秦與兩漢引《詩》比較
第一節(jié) 引《詩》方式比較
第二節(jié) 《詩》句取意的繼承與變化
第三節(jié) 《詩》句所飾“角色”的繼承與變化
結(jié)語
附錄1 漢代著述引《詩》匯總
附錄2 兩漢引《詩》套語模式匯總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120405
【文章來源】: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1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jié) 漢代引《詩》方式
第二節(jié) 漢代引《詩》目的
第三節(jié) 《詩》在兩漢著述中的“角色”
第二章 漢代引《詩》套語現(xiàn)象
第一節(jié) 套語類型
第二節(jié) 套語出現(xiàn)的原因及意義
第三章 漢代著述引《詩》與漢代《詩》學之關系
第一節(jié) 引《詩》與解《詩》之關系
第二節(jié) 由引《詩》行為看四家《詩》關系
第三節(jié) 由引《詩》行為看漢代《詩》學
第四章 先秦與兩漢引《詩》比較
第一節(jié) 引《詩》方式比較
第二節(jié) 《詩》句取意的繼承與變化
第三節(jié) 《詩》句所飾“角色”的繼承與變化
結(jié)語
附錄1 漢代著述引《詩》匯總
附錄2 兩漢引《詩》套語模式匯總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1204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3120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