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文學理論論文 >

中國現(xiàn)代詩學建構中的吳芳吉文藝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10 05:58
   吳芳吉(1896-1932),字碧柳,號白屋,自稱白屋吳生,世稱白屋詩人。他生活在一個承前啟后的時期——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是一個從舊體詩到新詩的“過渡詩人”。在這樣一個新舊文學交替的特殊時期,吳芳吉積極倡導詩歌改革,提出了很多獨特并富有先見性的文學主張,并在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進行了大膽地嘗試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出別具一格的“白屋詩體”,成為轉(zhuǎn)型期“多元”詩歌文化中的重要“一元”。他的持中理論為古典詩歌的現(xiàn)代化轉(zhuǎn)型做出了貢獻。本論文在20世紀初期中國詩學理論建設的背景下,探討吳芳吉文學主張的理論價值,期望對當代詩學理論的建構提供借鑒。 本論文分為以下五個部分。 導論。簡要介紹吳芳吉的生平事跡、創(chuàng)作成就,針對學術界對于他人生觀、文學觀、文學作品的研究現(xiàn)狀,結(jié)合當前詩壇遇到的“非詩”、“偽詩”等一系列問題,引出對吳芳吉詩歌理論價值和創(chuàng)作實踐的探討與研究。他持論中允的“接木論”對當代詩壇一些極端的觀點和做法產(chǎn)生了校正作用,其獨創(chuàng)精神和詩中所凝聚的詩魂也對當代詩歌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一定的導向作用。 一、吳芳吉文藝思想之“中西”觀。吳芳吉的詩學理論是在新詩發(fā)展的前兩個“十年”的背景下形成的。1917年至1926年新詩發(fā)展的第一個十年,新文化運動蓬勃發(fā)展,尤其是在“文學革命”口號提出以后,五四新文化運動者們極力主張“歐化”。新詩發(fā)展到第二個十年,政治上的“回歸”完全取代文學上的“西化”,民族主義文藝運動興起并高漲。吳芳吉持論中允,贊成詩歌改革,但認為改革應當有度。他對保守派墨守成規(guī)、固步自封、不求創(chuàng)新的做法提出否定意見,又對胡適、錢玄同等人所倡導的摒棄傳統(tǒng)、全盤西化的“另植論”進行了批判,并明確提出“接木論”的改革目標。這對當代詩歌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定的導向作用。 二、吳芳吉文藝思想之“古今”觀。新詩發(fā)展的第一個十年,以復古派、學衡派、甲寅派為代表的守舊派先后與五四新文學革命倡導者之間進行了三次大規(guī)模的論爭,焦點集中在詩歌的語言文字和文體上。第二個十年,古今之爭雖有所緩和,但“唐詩復興”和“中小學文言運動”在學術界依然掀起了幾次小的波瀾。吳芳吉突破新舊,自立法度,在語言方面贊成改革文言文,但否定一味地追求白話入詩,主張文白兼用;在詩歌境界方面主張?zhí)剿鳌?chuàng)新,營造新境。這對于當代詩歌的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三、白屋詩風:論交四海內(nèi),白屋獨殊姿。吳芳吉在其“中西”觀和“古今”觀的影響下,積極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推陳出新。這篇論文主要從形式和內(nèi)容兩方面對白屋詩風進行了研究,期望對當代詩歌發(fā)展產(chǎn)生一定的正面影響。在形式上,白屋詩不拘一格,唯其得體。論文主要從句式、語言、韻律、修辭手法、寫作技巧、抒情方式等方面進行論述。在內(nèi)容上,白屋詩魂主要體現(xiàn)為吳芳吉“三日不書民疾苦,文章辜負蒼生多”的愛國、憂民精神!锻袢菰~》、《兩父女》、《巴人歌》、《籠山曲》、《護國巖詞》等名篇皆是如此。白屋詩體和白屋詩魂為當代詩歌的發(fā)展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結(jié)語。吳芳吉在新舊詩學嬗變轉(zhuǎn)型的特定歷史時期,始終堅守“不中不西、不古不今”的“接木論”觀念,并在此思想的指導下,創(chuàng)作出了特色鮮明的“白屋詩”,這對當時新舊兩派極端的觀點和作法起了一定的校正和引導作用。他的獨創(chuàng)精神和詩中所凝聚的“詩魂”對于當代詩壇也有一定的借鑒價值。當代詩歌創(chuàng)作稂莠不齊,缺乏先前的生機與活力,情感日趨淡漠,詩意日漸匱乏,粗鄙惡俗之作日益泛濫,一些詩人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急功近利、浮躁,刻意追求形式上的新奇獨特,在內(nèi)容上,毫無詩魂可言。吳芳吉的文藝思想恰好給予我們以很好的啟示:創(chuàng)新是一種生存發(fā)展的手段,這種創(chuàng)新應該是全面的,絕不是狹隘的、片面的;不管時代如何變遷,詩歌形式如何變化,詩人都要堅守“魂”的原則,做到詩中有魂,有所寄托,切忌漫無目的、隨波逐流。
【學位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2
【中圖分類】:I206.6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吳芳吉文藝思想之“中西”觀
    (一)20 世紀初期中國詩學理論建設中的中西之爭
    (二) “不中不西”:中西參照,移花接木
二、吳芳吉文藝思想之“古今”觀
    (一)20 世紀初期中國詩學理論建設中的古今之爭
    (二)“不古不今”:突破新舊,自立法度
三、白屋詩風:論交四海內(nèi),白屋獨殊姿
    (一)白屋詩體:不拘一格,唯其得體
    (二)白屋詩魂:三日不書民疾苦,文章辜負蒼生多
結(jié)語
注釋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偉民;論吳芳吉的文學觀[J];川北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04期

2 余天潢;從《婉容詞》到《白塔橋詞》——紀念吳芳吉誕辰一百周年[J];重慶師專學報;1997年01期

3 李坤棟;論吳芳吉的現(xiàn)代格律詩[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4 龐國翔;;吳芳吉:淚濺詩箋哭蒼生[J];紅巖春秋;2008年03期

5 李坤棟;劉國銘;;吳芳吉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6 楊釗;;吳芳吉吳宓文學交游論[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7 張采芹;憶白屋詩人吳芳吉[J];文史雜志;1985年02期

8 王致中;白屋詩人吳芳吉的抗戰(zhàn)詩作[J];文史雜志;1988年04期

9 李坤棟;;從吳芳吉白屋體新詩看中國新詩的發(fā)展途徑[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10 張放;;飄零的身世,奇崛的才情——吳芳吉先生的價值[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賴佳;吳芳吉的現(xiàn)代詩歌[D];四川大學;2006年

2 廖城平;儒家詩學在現(xiàn)代的接續(xù)[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83481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283481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74e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