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敘事學研究初探
【學位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7
【中圖分類】:I045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走向修辭敘事學
第一節(jié) 修辭的中西方釋義與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敘事學發(fā)展與走向
第三節(jié) 修辭敘事學研究狀況
第二章 修辭敘事學主體研究
第一節(jié) 作者的“讀者”維度與文本動力學
第二節(jié) 修辭敘事學主體關(guān)系
(一) 作者與隱含作者
(二) 作者、敘述者與人物的關(guān)系
(三) 作者與讀者的關(guān)系
第三章 修辭敘事學修辭策略研究
第一節(jié) 作者——文本修辭
第二節(jié) 語言——文本修辭
第三節(jié) 文本外修辭策略
第四節(jié) 修辭的非技術(shù)因素
第四章 修辭敘事學效果研究
第一節(jié) 影響修辭效果的因素
(一) 作者因素
(二) 讀者因素
(三) 社會因素
第二節(jié) 修辭敘事的各種效果
(一) 怡情增智效果
(二) 意識形態(tài)效果
(三) 道德效果
(四) 文化傳播效果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參與科研情況與科研成果
后記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薛春霞;;真實作者與隱含作者的倫理關(guān)系[J];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02期
2 何彬;女作家小說中敘事距離的模糊性[J];當代文壇;2003年01期
3 劉艷;;論小說敘事作品中隱含作者的雙重功能[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4 熊華勇;;《傷逝》的敘述者[J];襄樊學院學報;2007年09期
5 喬國強;;“隱含作者”新解[J];江西社會科學;2008年06期
6 周曉梅;呂俊;;譯者——與隱含作者心靈契合的隱含讀者[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7 陳蕾;;布斯“隱含作者”的概念溯源[J];皖西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8 亢淑平;;“第二作者”的誕生與敘述交流模式的改進[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9 柯英;;編碼與解碼游戲——《恩主》的隱含作者問題[J];國外文學;2011年03期
10 鐘詩蓮;《百合花》的敘事模式[J];云南財貿(mào)學院學報(經(jīng)濟管理版);2003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郭寶亮;;劉震云的敘事個性及其效應[A];中國小說研究[C];2003年
2 周春英;;巴人小說敘述技法淺探[A];中國小說研究[C];2003年
3 劉鑫;;上帝式敘事下的人間情懷——畢飛宇小說《平原》敘事姿態(tài)考察[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6卷[C];2006年
4 劉衛(wèi)英;馬彥芳;;《鳳仙郡冒天止雨孫大圣勸善施霖》的空間敘事藝術(shù)[A];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第四輯)[C];2010年
5 張禮牡;;試析《押沙龍,押沙龍!》的敘事特色[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蔣紅艷;徐曉杰;;修辭性敘事理論框架中交流模式研究[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李玲;;在對存在不完滿性的自覺承擔中建構(gòu)女性主體性——論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的母性頌歌[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m樅
本文編號:28317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2831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