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聶紺弩師承魯迅
發(fā)布時間:2020-07-29 22:45
【摘要】: 聶紺弩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一生筆耕不輟,著述頗豐。他的作品涉及雜文、詩歌、小說、散文、劇本等諸多方面,且在古典文學研究、語言文字研究方面成績突出。早年主要以雜文聞名于世,晚年特別以別具一格的舊體詩蜚聲文壇。聶紺弩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績,與魯迅的影響是分不開的。本論文從聶紺弩文學創(chuàng)作最主要的三個方面——雜文、詩歌、小說來論證聶紺弩所取得的成就是與他對魯迅的學習、繼承和發(fā)展是分不開的。 雜文方面,聶紺弩學習魯迅理性的社會分析、大膽的自我剖析,犀利的批判、“含淚”的幽默;繼承了魯迅徹底的反封建思想、頑強不屈的“韌戰(zhàn)”精神和嚴謹?shù)膭?chuàng)作態(tài)度;在魯迅雜文涉及的諸多問題上,聶紺弩也寫了大量雜文,與魯迅雜文相呼應,配合了魯迅的戰(zhàn)斗,同時也顯示了他個人的特色。 小說方面,自敘式的聶紺弩鄉(xiāng)土小說與魯迅的鄉(xiāng)土小說十分相似,魯迅的鄉(xiāng)土小說往往以現(xiàn)實主義方法和回憶的筆觸,來反映農(nóng)村生活,描寫農(nóng)村現(xiàn)實,揭露舊社會的黑暗,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鄉(xiāng)土氣息。聶紺弩對此多有學習和繼承。聶紺弩鄉(xiāng)土小說善于用情節(jié)的巧妙設計來增強主題的深刻性;部分作品加入自己軍旅生活的回憶,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歷史小說中,聶紺弩注意學習魯迅歷史小說雜文式現(xiàn)實主義的揭露與批判,繼承了魯迅歷史小說“油滑”的手法,并熟練準確運用;此外,還借鑒鄭振鐸等人歷史小說加入抒情成分的特點,融會貫通,顯現(xiàn)出了自己的特色。 詩歌方面,聶紺弩除了早期寫作新詩以外,最有成就的是晚年所作舊體詩。富有新意的聶紺弩舊體詩最大的特點是“以雜文入詩”,這本身就是對魯迅雜文學習的延續(xù)。魯迅有多篇以雜文入詩的作品,評論者多肯定這一點,其實這正是聶紺弩對魯迅舊體詩的學習,而且將其發(fā)揚光大。詼諧而有趣的“聶紺弩體”詩與學習魯迅“打油”類舊體詩關系密切。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I206.6
本文編號:2774603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I206.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陳仕文;人格與熱血凝成的文字——聶紺弩作品評介[J];荊門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2 李何林;繼承了魯迅雜文傳統(tǒng)的聶紺弩雜文(紀念魯迅逝世五十周年)[J];魯迅研究動態(tài);1986年10期
3 姚錫佩;聶紺弩識知馮雪峰[J];炎黃春秋;2003年06期
本文編號:27746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2774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