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說新語》看晉人的淡美趣尚
發(fā)布時間:2020-06-06 03:30
【摘要】:“淡”美,作為中國古代文論中審美風格的重要一格,至趙宋時期發(fā)展成熟。其標志是“淡”美于趙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審美范疇。將老莊的恬淡思想發(fā)揮為一種審美趣尚的文化傳統(tǒng),早于晉宋時期已經(jīng)開始!妒勒f新語》就展現(xiàn)了一種由淡泊超脫的人生理想而來的淡美趣尚。同作為“淡”美,晉人的淡美趣尚與趙宋平淡美其實并不相同。陶詩平淡風格在晉宋時期不被關注,卻成為趙宋平淡美詩學得以建立的闡釋基礎,并在此時被推崇至極,這一事實很好地表明了二者實有區(qū)別。以往的研究也注意到了晉人淡美趣尚的特征所在,多將其界定為“清”,但一般只是根據(jù)現(xiàn)象來概括,很少從深層原因上挖掘“清”的內(nèi)涵。這里,文章在與“淡”美的成熟形態(tài)——平淡美的比較當中,進行晉人淡美趣尚的特征歸結,旨在更加突出其特征之內(nèi)涵,并從深層原因上為“清”的界定找到依據(jù)。二者的比較是以陶詩的接受問題為切入點來完成的。首先從陶詩風格對晉宋時期的主體風貌之背離,與對趙宋時期的主體風貌之切合這兩方面,來說明社會思潮對兩種“淡”美的不同影響。其次在民族審美心理上挖掘二者的差異。最后以“名士”與“居士”兩種人生理想的不同文化昭示來為兩種“淡”美的差異作一證明?偠灾,文章的目的與意義在于通過對《世說新語》中晉人淡美趣尚的具體賞析,以及晉人淡美趣尚與趙宋平淡美的比較,最終挖掘出“清”的內(nèi)涵意蘊,突出晉人淡美趣尚區(qū)別于趙宋平淡美的特征所在。
【學位授予單位】:暨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I206.09
本文編號:2699092
【學位授予單位】:暨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I206.0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志遠;;“淡”趣之美——魏晉玄學的人格審美理想[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2 侯忠義;《世說新語》思想藝術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4期
3 何莊;論尚清審美心理的思想之源——道家[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4 張勇;《世說新語》中的“清”范疇[J];東疆學刊;2005年01期
5 陳良運;;說“淡”美[J];湖南社會科學;2008年02期
6 邵瀅;試論“淡”美的生成及美學意蘊[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7 沈有珠;;南朝時期陶淵明的升格文運——南朝時期陶淵明接受史的研究[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8 何海燕;論宋代文人對陶淵明的接受[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9 靳青萬,趙國乾;“清”與魏晉審美精神[J];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10 周悅;魏晉六朝文學尚“清”成因與特色[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04期
,本文編號:26990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2699092.html